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章 上交曲轅犁,初唐小閒人,子率以正,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憂心的是大唐那些躲在暗處操控著天下的“世家門閥”
這曲轅犁要是落到那些門閥手裡,那推行天下可就真的成了一句空口白話。
沉思片刻,他心裡有了主意。
“二叔公,孫兒去趟縣衙,這地裡孫兒幫不上什麼忙,還得麻煩諸位叔伯多辛苦一些。”
“無妨,二娃子儘管去,有老頭子盯著他們,晾他們也不敢躲懶。”
二叔公說著,頗有威儀的挺了挺胸膛,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年人該有的精神。
李讓應了一聲,轉身便朝著村子裡走去。
去縣衙,還是騎馬比較快。
驪縣,因驪山而得名,又稱昭應,會昌,新豐,北宋時期因瀕臨渭水,地處潼關之南改名臨潼,一直延續到李讓來的那個時代。
自太平村至縣城不過二十里距離,快馬只需只需半個時辰。
李讓打馬進了城,順著記憶中的線路走到縣衙門口,彬彬有禮的朝站在縣衙門口的衙役道明瞭自己的身份和來意。
兩個衙役看李讓的眼神都有些詫異,李讓的大名如今在整個京畿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一見李讓這麼年輕,二人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這才多大的年紀,官職品級就比他們縣太爺都高了,要是再過些年那還得了?
兩人不敢怠慢,急忙跑進後堂去叫剛剛從別的村子回來的縣太爺。
不多時,王豐便在一眾縣衙屬官的簇擁下迎了出來。
“不知李監正駕至,本官未曾遠迎,恕罪,恕罪啊。”
王豐的臉上也有些好奇,畢竟他早上才去太平村分了地,下午李讓就找到了縣衙,難道是分地分出了問題?
李讓拱手回禮道:“哪裡哪裡,是本官不請自來叨擾了縣尊,還請縣尊莫怪才是。”
對於官場上這些禮儀,李讓跟在唐儉身邊耳濡目染了那麼長一段時間,在東宮的時候又經過了兩天魔鬼訓練,所以勉強還能應付得來。
“不知李監正此來,所謂何事?”
王豐沒有繞什麼關子,大家都處於官場最底層人物,相互之間不是一個系統,也沒有什麼利益糾葛,自然用不著拐彎抹角。
李讓直言道:“本官此來,是想請縣尊再去太平村一行。”
“再去太平村,現在嗎?”
王豐一愣,眼睛頓時眯了起來。
“不錯,太平村新發明了一種農具,名曰曲轅犁,其翻田的速度是直犁的三倍有餘,可入土三十分,太平村有意將此物上交朝廷,特來請縣尊一觀。”
李讓的話音剛落,王豐便瞪大了眼睛,驚呼道:“此言當真?”
“本官豈能欺瞞縣尊,如今太平村的鄉民正在開墾今日早間分下的田地,是真是假,縣尊只需親臨太平村一看便知。”
“那還等什麼,速去,速去。”
王豐的呼吸陡然粗重起來,急忙道:“備車,不...備馬!”
身旁跟著的衙役聞言,急忙跑去縣衙後堂牽出一匹馬來。
兩人打馬出了縣城順著渭河邊的官道狂奔而去,這可苦了跟在兩人身後的差役,只得死命的追趕二人。
呼呼的風聲在兩人的耳邊呼嘯,王豐顫聲再次確認道:“李監正,你說那犁當真比直犁快上三倍有餘,還能深耕深種?”
李讓大聲道:“本官確定,這是太平村村民親自測驗出來的結果,若非如此,本官也不可能來請縣尊。”
“呵呵,哈哈哈,好,好啊,太平村可當真是本官治下的福地啊。”
聞言,王豐忍不住大笑出聲。
他做為一地父母官,知曉農事只是最基本的。
或者說這個時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