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聽雨閣樓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沙之家,META量子紀元,少年聽雨閣樓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是願意和阿爾伯特談合作的,畢竟自己是漲潮組織的前成員,不僅有很多人讚賞自己的技術水準,甚至也有人和自己一樣厭惡德羅巴的做事方式。但出於當下形勢考慮,這些元老一直沒機會和他鬧翻而已。
說到底,從通緝釋出之後,安委會從某種層面上慢慢把主導權扳回一城。‘源點’病毒雖然作為本次博弈的核心,但至今為止沒人能夠搞得定它,所以呼吸組織一直不敢承認襲擊,安委會也只能嘴上逞強。而阿爾伯特作為一個自由人,則成為這次博弈的一大變數。
另一方面,小冰的那個據點如果真的屬於呼吸組織掌管,自己就可以拿一份虛假的病毒作為籌碼試探一下對方底線。要是情況順利,甚至可以嘗試假裝委曲求全,裡應外合一舉端了這個窩點。到時候安委會就算拿不到病毒原始碼,也可以順著這條線索摸到德羅巴的老巢。
當然,這都是基於最理想狀況的考慮。
但這天傍晚,他才發現自己猜錯了,錯得離譜。
當阿爾伯特來到這個沙漠裡的房車營地,還不到兩小時,他知道自己完全找錯了門子。
這地方根本不是呼吸組織據點,甚至不像什麼救援隊,他們自己倒像一群被困在沙漠裡很長時間的迷途者。
破舊的車輛、有限的食物、殘缺的裝備,以及長時間暴露在風沙之中的粗糙面板。
一開始,阿爾伯特還以為這些人都是善於偽裝的老油子,但稍加接觸就知道,眼神裡那種徹底迷茫和無助是裝不出來的。
除了生存環境堪憂之外,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殘,甚至找不出幾個懂電腦的人,更別說搭建什麼通訊基站。他們唯一和外界聯絡的方式,就是那臺古董級的單頻段電臺,平時接收外界資訊也只是靠微弱的衛星電視訊號,以及這個時代裡幾乎不再使用的led顯示屏。
平時除了收集生存物資之外,最尋常的活動就是一起在沙漠邊緣種植固沙刺。至於搜救工作,這鬼地方一年也見不到幾個人,所以每次遇到困在沙海里的遊客,都是全部出動。
車隊總共十九人,其中三名中年男人是主要勞動力,也是這群人賴以生存的基礎。至於其他人,都是這些年來從沙漠之中找來的倖存者。他們要麼是固執的老人,不願意離開被風沙吞噬的家鄉,要麼是一些找不到出路的在逃通緝犯,寧願在這兒受苦也不想失去自由,當然也有逃難過程中被遺棄的殘疾人。
三個男人都是小冰父親曾經的同事,也都是真正願意紮根於此的環保人士。他們當初懷著熱情來到此地,和數千人一起滿懷信心地構築了二十年前全亞洲最大的防風林。但在惡劣氣候面前,這片林區並沒能創造奇蹟,無數人見證了同伴的犧牲,天災的無情。三人是最後駐紮留守者,當他們激情消退後,曾經也有過去往南方逃難的想法。但隨著這個小隊伍越來越大,到如今都已經相互離不開,過起了一邊抱團取暖,一邊對抗風沙的漂泊日子。
魏大興被沙海掩埋那年,懷著她的母親所幸正在南方探親,所以小冰是在南方長大的孩子。她從小聽母親說過無數沙漠中的故事,直到十七歲時母親因精神障礙被關進病房裡,小冰輟學後帶著一腔幻想來到此地,也才有機會真正見到這群一直活在故事裡的人。
其實半個月之前,阿爾伯特從小冰口中聽說這些往事的時候,也並沒有覺得這群志願者能過得如此艱苦。從前就只是在一些環保論壇上,看見那些高舉大旗的隊伍,或是各種慈善捐贈和氣候峰會,直到自己親眼見到這一切,他才一窺宏觀敘事之下的每一粒卑微塵土。
阿爾伯特實在很難想象,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小冰仍然能在這片吞噬過無數生命的巨大荒漠之中,從容地對自己說出那句:‘沒事,你安全了。’
他同樣不理解的是,這樣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