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聽雨閣樓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獻身之人(追憶之四),META量子紀元,少年聽雨閣樓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傳言,其中不乏匪夷所思的猜測,但畢竟這件事過於沉重,人們的討論也就止步於感慨其遭遇這個層面,認為他只是個徹底走不出喪妻陰影的傷心者,沒必要再因為這件事再去打擾他,反覆戳其傷疤。
在這十多年間,安華曾經在假期主動來找過一次兒子,但那次見面只剩下噓寒問暖,二人幾乎心照不宣,完全沒有提起沈芸的犧牲。
然而這顆疑惑的種子始終在安集心裡紮根,他曾在網上翻找關於這件事的一切資料。然而媒體都對此知之甚少,反倒是不明真相的網友們有很多奇怪猜測,這當然完全不可信。
直到畢業後,安集去到那個縣城,把埋藏了多年的話匣子開啟,想知道當年母親究竟是怎麼出的事故,也想知道為什麼追悼會上沒有他的影子。
本以為這將會是一次徒勞無功的見面,但他沒想到,父親這次並沒有沉默,反倒是竹筒倒豆子,將整個經過都講給自己聽。
對於大眾來說,事情其實有些荒誕,只有科研工作者才能稍微理解。
沈芸是在一次腦機介面連線實驗中失去意識的,這項實驗並沒有經過安全批准,完全是夫妻二人擅自進行,除了極少數取得信任的同事之外,幾乎沒有別人知曉。
內容聽上去也並不靠譜,她想讓丈夫編譯一套程式語言,得以讓腦機介面適用於通用量子計算機,並嘗試進行人腦連線。
哪怕是計算機的門外漢也知道,這完全只是空有勇氣的一種嘗試。儘管通用量子計算機已經好幾次更新迭代,量子位元能在疊加態與經典位元進行完美轉換,但腦機介面的資訊傳輸量大得驚人,根本無法適用於當前的量子計算方式。
這項實驗太過於天馬行空,並且沒有實用意義,還伴隨完全未可知的風險,理所當然沒有透過審批。但作為腦機介面研發者的沈芸,其實很清楚這件事並沒有什麼安全隱患,因為介面自帶完善的安全措施,稍有強烈生物電刺激就會觸發保護。
被叫停之後,實驗轉為暗中進行,但也正如之前預料的那樣,很長時間以來並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無論安華編寫出怎樣簡單的程式語句,連線過程始終沒有反饋,就如同把介面插進一堆泥巴一樣,別說產生什麼有效資料,就連電流監控都毫無反應。
長期的無效實驗十分打擊信心,安華也開始勸妻子放棄這個專案,直到後來沈芸在丈夫的指導下學習了很多種編譯方法,她在考慮一種沒有觀察者的實驗方式。
出事當天,安華在外地參加會議,他沒能料到妻子獨自在實驗室停止了呼吸。
其實整個連線過程也都一如既往的沒反應,腦機介面當然也沒有觸發熔斷,沈芸卻在休眠艙裡永遠地閉上了眼睛,看上去如同熟睡,非常安詳。
而且更詭異的是,這臺量子計算機甚至沒有留下任何接入記錄,這比之前的實驗資料還乾淨,簡直像是被刻意刪除了一樣。
事發之後,安華將那臺量子計算機搬進一個地下室,並且自己準備好了兩個多月的乾糧。他當然想要對於這場事故一探究竟,就算無法弄清楚妻子是如何犧牲的,至少也要想辦法找回事發當天的資料,這也會讓沈芸的犧牲有其價值。
不過僅僅懷著一顆痴狂的心,顯然無法取得任何有效成果,安華反而是在這段時間裡出現好幾次精神崩潰,要不是考慮到兒子,他甚至差點沒忍住割腕自盡。
對妻子的執念,讓安華失去一切信念,他甚至多次出現幻覺,以為夫妻二人在另一個陌生的空間裡再次相會。還好這種悲痛最終沉澱了下來,冷靜之後的安華決心認清現實,只希望沈芸的在天之靈不會怪罪自己,沒能去看她最後一眼。
當安華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告訴兒子,他還不忘將當年所有的實驗記錄做成文件,一次性交給安集。可能是仍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