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聽雨閣樓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海龍,META量子紀元,少年聽雨閣樓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聖馬科發射場,直升機在低空往來不停,海面上的萬噸駁船開始撤離。凌晨四點,隨著燃料加註完成,所有場務人員做好了最後的點火準備。

對於兩艘盤古級星艦的發射方式,曾有很多種備選預案,儘管張南門更傾向於火箭橇這種更具技術性的單級入軌方式,但寰宇航天局最終選定了傳統的化學火箭荷載。

二者的效率和耗資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但就安全性而言,人類畢竟是在化學火箭上積累了一百多年的經驗,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出錯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

比起什麼效率,航天局的官員當然要確保它們首次入軌一切順利,而不是像這個計劃的名稱一樣,不小心變成一團史上最貴的太空炮仗。

二十年都等了,不在乎多等幾個月,而且與聚變引擎的開發費用相比,任何一種化學火箭的製造都只能算得上小零頭。

更何況,這兩筆錢都有人願意掏腰包。

而要把這兩隻五百多噸的‘大芒果’送上亞軌道,工程師們不得不為此設計了人類歷史上最瘋狂的一支運載火箭:海龍二號。

沒錯,特魯阿克斯絕沒想到,在一百二十多年後人們仍然會回想起他所創想的火箭方案。但海龍二號當然絕非是改進當年海龍號圖紙,而是僅僅使用了其工程理念。

穩定可靠的機械結構,經典的液氧煤油燃燒方式,以及充滿想象力的特大號火箭引擎。‘簡單粗暴’四個字足以形容這枚一百九十米,重達兩萬五千多噸的怪獸。

得益於材料學和電子工程科技碾壓上世紀,海龍二號雖然擁有高達一千兩百多噸的近地有效荷載,但從它開始設計到最終組裝完成拉出船塢,全程只用了三個月不到。

它在連續打破了多項世界紀錄的同時,也有一項不太被人注意的紀錄:研發費用不到造價的30%。這當然不是指它廉價,這個巨無霸的造價是足足五十多億美元。這其實是意味著其所有技術都是現成的,根本不需要張南門和他的團隊出馬也足以保證工程水準。

所以這東西在航天人眼裡看來,實在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滑稽,就好比用彈弓發射子彈。

畢竟這只是為特殊需求打造的特殊產物,人類在擺脫地心引力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幾百年,所以它越是龐大,越顯得落後。其粗獷的上世紀工業氣息,有點像是聚變航天時代之前,傳統火箭的最後一次瘋狂。

凌晨五點半,焰火計劃大部分火箭工程師已經在發射中心就位,張南門奔走於控制總檯各個小組之間,核查著最後一次引數。

安集打著哈欠給老人端來一杯茶,他離開休眠艙已經超過十八小時,確實有點不太適應。

同樣哈欠不斷的還有龐泰,二人在這口令聲密集而緊促的環境裡顯得格格不入,還好他倆並不負責任何發射工作,否則恐怕是要準備太空煙花秀。

至於剛剛到場的冀嬌,她也是搭乘專機跨越半個地球來到發射場,儘管在飛機上還補了一覺,但這時候卻整個人縮排躺椅裡呼呼大睡。對於長期使用休眠艙的人,這種現實世界裡動輒幾個小時的傳統睡眠,遠不及休眠艙裡幾十分鐘深度助眠有效。

其實發射控制總檯配備有立體投影,三人完全可以透過另一種形式參與,而非親自到場。

但對於張南門這樣的老航天來說,今天是二十多年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點火剎那的儀式感,無論是多少次揭幕式那種百萬人大場面都無法比擬的。

安集和冀嬌都是張老帶出來的學生,還親自參與了焰火計劃中的具體專案,而龐泰也算半個師侄,他與張老的交情當然不淺,大家絕不會錯過今天這樣的日子。

“老師,您休息一會兒吧,這些資料可以讓助理幫您核查。”安集看著全息投影上密密麻麻的表格視窗,忍不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META量子紀元

少年聽雨閣樓上

妖魔滲透武俠,只有我擁有系統

混亂的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