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聽雨閣樓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盈和瑩(追憶之五),META量子紀元,少年聽雨閣樓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興趣。
其實發射中心距離村子不到百公里,若是平時也就並不重要,但兩天後的大型綜合補給任務會有新型火箭首次發射,火箭的設計師團隊還安排了一場科普演講。如果父親堅決不允許,姐妹倆也就只能被鎖在家裡看直播。
當然,二人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門票被連夜粘好,看來做好了偷溜的打算。
儘管只有五六歲的年紀,這卻並不是她倆頭一回偷偷出門。由於無法獨自購票,來到西昌之後,通常只能在路邊搭乘貨車去往五十多公里外的向家溝再次轉車,不同的是,這次有講解員迎接至發射中心內部。
那天讓人難以忘懷的不止旅程,也不止火箭的壯觀與對科學嚮往的啟蒙,她們在發射中心居然真的見到了設計師們,同時也從其中一個慈祥老頭子口中得知了一個令人激動的訊息,關於折躍計劃。
二人那時候還不太清楚,自己距離‘天才’的道路有多遙遠。
在元網路逐漸普及並取代老舊資料網路後,vr課堂徹底淘汰面授課,對於絕大多數適齡兒童來說,基礎教育資源差距幾乎可以忽略,當然這僅僅是基礎教育。
環境的迥異加之無窮好奇心,讓她們很早便能意識到差距,這是多少刻苦都無法彌補的,除非真的有機會從這個地方跳脫出去。
直到兩年後,偷偷報名的折躍生海選考試結束,姐妹倆幾乎是面如死灰地提交了答卷。
其實折躍計劃原本沒有這種面向全社會的初試海選,這只是一次公關贊助活動,所以試題也並不複雜。饒是如此,二人的成績距離及格線還是差一截,而全球能達到及格線的孩子也只有不到百人。
但根據計劃內容,第一期折躍生只有不到十個名額,原則上寧缺毋濫,這意味著那些從出生後就擁有最優教育環境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待選者。
絕望偶爾會伴隨希望,誰都沒想到,這次考試被爆出名額競購黑幕,一群象徵未來的孩子勾起了各大企業明爭暗鬥。除了一些堪比‘賣身’的合同之外,暗網上甚至一度把名額價格炒到上千萬美元,主辦方為平息風波,只能宣佈所有成績無效,肅清環境後次年再試。
而在第二年的海選活動裡,姐妹二人都抓住了唯一機會,擦著及格線進入面試。但同樣的,有了去年的試題經驗,全網出現各種所謂的‘折躍選拔’補習班,而這次達到複試資格的孩子超過了七百人,競爭強度可想而知。
去往成都試場前夕,母親給姐妹二人縫製了兩套傳統刺繡錦衣,似乎抱著某種其他期待。據她說早些年的政策優待不同,各種考試裡都會有加分項,也不知如今是否依舊。
結果其實顯而易見,二人在一眾天才之中顯得毫無優勢,面試環節裡很快被刷下來,根本沒資格拿到第二輪選拔機會。但讓人意外的是,儘管姐妹倆的少數民族身份沒得到加分,卻吸引了大批媒體目光,人們開始關注這一對從大山深處飛出的‘金鳳凰’。
隨著曝光率逐步攀升,以及在去年那場名額競購風波之後,人們對於教育公平的呼籲,事情似乎出現新的轉機。姐妹倆的求學故事和所處村落吸引大量記者,人們感慨於二人成長環境,一些教育基金會和民間組織開始為她們爭取附加名額。
不過折躍計劃畢竟有其特殊性,硬性選拔指標是計劃的基石之一,最終主辦方迫於輿論,也只答應留出一個備選方案:讓姐妹倆參加為期一年的預科培訓,並略微放寬年齡限制,如果能在一年後的最終考核裡合格,就發放一個額外入選資格。
儘管結果變成了姐妹倆之間的競爭,但合格指標仍未降低,二人必須在這短短一年之內加倍努力追趕,才有可能拿到屬於天才的通行證。
一年裡的挑燈夜讀自不必多言,但就在二人都以為事情正按照理想情況進展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