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楚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受邀觀戰,進入大營之後,他們及少量隨行人員的進出將受到嚴格的控制,但大量的作戰方案也無需對他們進行保密,甚至文瑞臨還陪同他們參觀太嶽行營軍在金泉山附近的駐營情況。
得知梁軍的作戰計劃,曹霸、司馬德內心的震驚程度,完全可以說是大驚失色來形容。
即便冰天雪地之中,斥候偵察軍情會相對困難,但這麼大規模的兵馬調動,雙方的作戰意圖是不可能隱藏的。
梁軍有意請君入甕,蒙軍當然也可以將計就計,主力先從金泉山以東南下,在金泉山附近留下少量的後備兵馬,但等到太嶽行營軍從金泉山南麓往東殺出,蒙軍主力完全可以殺一個回馬槍,與後備兵馬前後夾攻,先將太嶽行營軍吃掉。
除開晉城北部派出兩三萬狙擊大梁第一、第二中央行營軍北上的兵馬外,蒙軍在金泉山及高平縣境內能呼叫八到九萬精銳兵馬,在兵力上將是太嶽行營軍的三倍,而且不存在被太嶽行營軍各個擊破的可能。
太嶽行營軍有什麼自信,在金泉山以南、以東極適宜蒙軍騎兵主力作戰的低山丘陵之間,以一敵三?
當然,他們無權對梁軍的作戰計劃指手劃腳,即便有強烈的擔憂,也只能對文瑞臨表示一二,文瑞臨則表示可以提前將他們送往更安全的沁水或陽城。
司馬德、曹哲心裡再膽怯,為了顏面也要留下來觀戰。
曹哲對個人的安危沒有什麼擔憂的,他作為蜀使,即便落到蒙軍手裡,也不會有生命危險。
司馬德就要忐忑多了。
徐泗暗中遣他出使洛陽,目前還是一件見不得光的事情。
他要是落到蒙軍手裡,司馬氏不會承認他的存在;蒙軍暫時不想與司馬氏撕破臉的話,多半也只能當他不存在。
而死人是最適合被視為不存在的。
當然,樊川河一役之前,誰又能想到楚州軍是那麼的不堪一擊,司馬德也不能就這樣認為梁軍在金泉山以一敵三就一定會栽跟前。
他們先在大營住下,黃昏及次日清晨,都隱約聽到附近的山谷裡傳來隆隆的雷霆炸響,甚至夜間都有,這叫他們夜裡都沒有睡踏實——大寒天,雷霆時遠時近,貼著地表滾動,也確實夠叫人驚訝的,這是正常的雷霆嗎?
他們卻不知道這是火炮旅將火炮拖到各處駐營試炮。
火炮作為劃時代的新式戰械,梁軍絕大多數將卒都不知道其存在。
如果戰前沒有一定程度的接觸與適應,在接戰時直接將火炮投入戰場,發射時巨大的響動,先驚憂到己方列陣之中的兵卒、戰馬,那真是要哭笑不得了。
至於這有可能叫潛伏進金泉山裡的敵軍斥候察覺到什麼,而叫蒙軍提前有所警惕,那也是必需要做的抉擇。
當然了,諸多內線傳回來的情報,都能確認蒙軍之前完全沒有意識到梁軍之中火炮的存在,即便烏素大石聽到斥候關於火炮試射的描述,相信他也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甚至還有可能以為梁軍有意故佈疑陣,以遲疑、動搖他們南下的決心。
…………
…………
“雷鳴炸響而有紫焰火光?”
紅焦嶺乃是壺關縣內極不起眼的太行山西麓一處餘脈,南望金泉山、都城嶺,是從潞州壺山縣南入澤州的必經之路,皚皚白雪之下,山坡嵴嶺的岩石顏色彷彿燒焦的紅土,遂名紅焦嶺,此時也是蒙兀前鋒兵馬的駐營所在。
烏素大石從太原組織五萬兵馬,親援晉南,此時的他與前鋒兵馬在一起,人就在紅焦嶺的深處,觀望梁軍敵情,蕭衣卿也從晉南潛行過來,與烏素大石會合。
烏素大石極其重視對敵情的偵察,潛入金泉山深處的斥候不僅帶著梁軍往金泉山南麓收縮的訊息,同時也帶回來梁軍大營之中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