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見,楚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所做的一切,都要是騙過潭州!
“為何侯爺都不能第一時間知悉其事?”春十三娘一貫遊刃有餘擺弄風情,這一刻在震驚之餘,再也抑不住內心的不滿,質問道。
她與姚惜水,乃至張平,都可以說不夠格,沒有資格一開始就知道整個計劃,但信昌侯李普作為三皇子的岳父,在所有人的眼裡,他都是郡王府幕後最堅定的支持者,他都被徹頭徹尾被矇在鼓裡,春十三娘怎麼都難覺得滿意。
要說這不是韓謙有意唆使三皇子將他們排斥在外,誰能相信?
姚惜水灼灼眼眸盯著韓謙,又看了義父張平一眼,見義父眼神平靜,心想韓謙實際上是有懷疑晚紅樓暗地底跟潭州有勾結吧?
要不是韓謙這時候已經確認晚紅樓跟潭州沒有勾結,或許到最後一刻,他們都未必會知道全盤計劃吧?
韓謙微微一笑,袁國維在這裡,他不會去解釋真正的原因,只是笑道:“事敗不密。潭州這些年撒出重金,收買朝中的官員,很難知道誰是真正可靠的,所以全盤計劃越少人知道越安全,陛下身邊也只有內侍省少監沈大人知悉其事。”
韓謙的話是沒有辦法解釋信昌侯李普為何一開始被排斥在外,但在袁國維看來,或許韓謙跟信昌侯府壓根就不是一路的,用意還是壓制信昌侯府在三皇子身邊的話語權。
袁國維與姜獲更大意義上是監督者,又是某種程度上的執行者,並不參與全域性的謀劃,因此也難以看透韓謙與張平、姚惜水、春十三娘之間存在另一層關係。
韓謙早就跟他交底,姚惜水、春十三娘乃是信昌侯府培養出來的人,此時在他看來,張平應該也是被信昌侯府拉攏過來了,此時一起為三殿下效力,當然也是值得信任的。
“敘過舊”,袁國維這才真正介紹韓謙潛逃之後金陵這三個月來的情況:“陛下最初是考慮將左司將卒的家小都送來敘州的,但朝中太多大臣反對,唯有作罷,此時全部交給郡王府處置。殿下絕不會有半點虧待,還要韓大人請左司將卒放寬心。”
韓謙點點頭,是形勢不允許,還是天佑帝不願意放棄對敘州的最後一點鉗制,都不是他此時應該去細究的。
此外,他與父親這次正式受封敘州,並沒有公開與朝廷決裂,他將那些有家小留在金陵的左司將卒,安排到鄉亭一級充當基層官吏,他們應該還是能安心任事的。
千百年以來,中央政權對地方的控制,絕大多數都停留在縣一級,雖然大多數朝代都建立鄉亭裡坊制,但這些基層胥吏差不多都是受鄉豪的把控。
而以往中央政權也只需要能從地方徵收到相應的徭役賦稅,鄉豪對地方的把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維持中央政權對地方上的統治,減少流民及叛亂的產生。
歷朝歷代對這種局面也是樂見其成的,但只要鄉豪的勢力沒有大到威脅中央政權的程度便可以了。
只是敘州不行。
敘州的人口還是太少了。
即便四姓大族不作任何的抵擋表示順從,甚至韓謙進一步能將潭州的勢力從敘州驅逐出去,照舊例,敘州三縣,一年上繳到州府的田稅丁賦都不會超過三千石糧、三千匹布;所能徵調的徭役,每年總計不會超過六百人次;市泊稅、商稅加起來或許還能有兩三千緡錢。
這點資源,僅夠勉強維持州府的公帑開銷,不要說繼續屯墾新田、開挖河渠,不要說額外養兩三千精銳戰卒了!
要知道在潛逃之前,韓謙往敘州投進來用於建造工坊、開墾新田的資源,就超過十萬緡錢,而這次潛逃脅裹來的錢糧也超過十萬緡錢,但也頂多能支撐到四五月份。
目前郡王府要在鄂州籌備戰事,即便潭州那邊不封鎖沅水,也不可能再有大規模的資源運入敘州,支援這邊的建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