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楚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游能調動一萬四五千人規模的水軍戰力。
除此之外,信王楊元演在淮河下游還擁有一支堪稱精銳的水軍戰力,黃化在岳陽也積極推動湖南諸州加強水軍的建設。
這時候,大楚內部諸勢力的水軍力量,還能算是勉強保持平衡。
這也沈漾在當前形勢下,退而求其次所能追求達成的目標。
只是,誰能想象赤山會在數年之間悄然壯大是報備之數的五倍還多?
棠邑這些年重甲步兵、馬步兵規模在不斷的擴大,水軍卻沒有相應的擴大,金陵諸人也都信以為真,誰能想象這一切是棠邑有意製造的假象,誰能想象棠邑實際將水軍可動員的潛力都隱藏在潛伏在水面之下的赤山會中?
楊恩、楊致堂、杜崇韜等人也是虎視眈眈的盯住韓道銘,這諸多事,斷不是用梁帝病危就能全部解釋得通的。
韓道銘平靜的繼續說道:“棠邑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呂輕俠發動宮變之前,曾多次秘密派逆賊姚惜水、周元等人前往淮東聯絡——呂輕俠發動宮變,旋即就被沈相、壽王爺率眾撲滅,以致淮東惡跡未顯,但在座諸位就敢拍著胸脯說他對朝廷赤膽忠誠,絕無與蒙兀人勾結的可能?河淮一戰,棠邑拼盡全力抵擋虜賊,為君父報仇雪恨,想必諸位也看到信王在楚州坐壁觀望,在座諸位能拍著胸膊說河淮戰事倘若拖延到現在,信王就沒有與蒙兀人勾結起來進攻棠邑的可能?韓謙在這個時候集結赤山會人馬,實在是形勢太危急,實在是擔心梁帝病危的訊息傳開出去,某些人的野心會按捺不住蠢蠢欲動。京畿有數萬精銳護庇,短時間內不需要擔心什麼,但棠邑不能不憂背腹受敵——”
這算是什麼理由?
信王從來都不是善茬,大家心裡都很清楚,但在宮變之後,信王便交還揚、泰兩州的治權,還使趙臻率部加入招討軍,進剿襄北叛軍,已然表現出足夠的誠意。至於棠邑出兵接援汴京梁軍南撤,在下蔡鄲縣與東梁軍、蒙兀兵馬鏖戰,信王楊元演在楚州是選擇坐壁觀望,但這也是他們所默許的,甚至京中都沒有假惺惺的下詔去敦促楚州出兵,這責任自然不能賴到信王楊元演的頭上。
而即便退一萬步,棠邑有足夠的理由需要百倍防備楚州,但私自截留綱糧是什麼,將那麼龐大的水軍力量藏在赤山會之中而刻意隱瞞赤山會的規模,又是什麼?
這時候卻沒有追問下去,一來思慮梁帝病危這一訊息的真實性,一來也都清楚韓道銘的姿態都擺在這裡,他們這樣也追問不出什麼更實際的東西來。
過了半晌,楊致堂看向雲朴子問道:
“雲道長,你有什麼話說?”
“老道每日在觀中修身養性、讀經禮道,這諸多事與老道何干?”雲朴子攤攤手,反問道,“但壽王爺一定要老道評說一二,老道覺得韓尚書所言,很有些道理,就不知道沈相有什麼話說了……”
“黔陽侯憂楚州心存異志,但這絕非他擅斷獨行、無視朝廷的藉口,”清陽俏容冷冽,高踞御案之後,截過話頭,問道,“黔陽侯此時何在?”
“韓謙已經去了洛陽,人都不在東湖,微臣也不知道沈相、壽王爺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是要擺給誰看?”韓道銘施施然說道。
“韓謙親自去了洛陽,梁帝朱裕他想要做什麼?”楊恩、沈漾這一刻也按捺不住,身子往前傾來驚問道。
“梁帝病危,梁洛王又毒傷在身,其餘二子又年幼難理軍政,梁帝認為韓謙數次拯大楚於危困之中,仁信忠義皆稱當世之典範,便有暫將河洛軍政之事相托、以待梁洛王病逾或二子長成之意。”韓道銘說道。
楊恩驚疑不定的看向沈漾、杜崇韜、楊致堂等人。
他們這兩天是沒有查到韓謙身在何處,卻沒有想過韓謙親自率兩萬精銳去河洛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