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營,楚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問曹霸的話,一個二十多歲的秀美少婦,牽著一對四五歲兒女的手,怯生生的從人群后擠過來問道:“小伯哥,可有問到阿磧的訊息?”

“李磧此時領著龍雀軍老卒在商州華陽縣,朝廷並沒有治他罪名的意思,已經頒傳詔令過去,著他協助梁軍修造雙龍溝棧道,李磧他會照顧好自己。”李秀寬慰他說道。

“要不要寫封信派人送到華陽去?”那少婦又問道。

“這待我們見過馮宣之後再說,”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韓謙雖然保住李家沒有受到血腥清算,但要是認為身為一方霸主的人是心慈手軟之徒,那就大錯特錯了,李秀心想即便要家兵去華陽找李磧,還是先跟馮宣招呼一聲為好,這時候給大嫂介紹身後的曹霸,“這位曹將軍,是溫家人,以前大哥領左驤營時,他曾在左驤營任執戟士。”

這時候有兩名小吏過來,將李氏家小帶到大營東北側約十四五里外的一處宿營地。

宿營地裡有數十間伐木搭建的棚房,圍有一圈木柵牆,一看就知道這裡應該曾經是援汴軍在北岸的一處前哨營地,距離新建的下蔡新城有七八里的樣子,四面低淺處還有洪水泛流過後的痕跡。

此時淮河的水位降了下去,低淺的溝槽裡皆是泥漿。

兩名小吏遞給十數張軍票,著李家自行安排人去輜重營領取米鹽柴炭以鍋被褥等生活必需品,便離開了。

家小眷屬安置之事,由鄭氏帶著一干婦人、少年子弟負責便行了,李秀還是帶著李池,隨曹霸趕去見馮宣。

看馮宣給他們指定的宿營地在下蔡新城之外,甚至要居東側一些,也就意味著敵軍越過渦水橫掃過來,李氏家小安置的營地將是下蔡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支撐點。

這樣的局面,比他們最初所預料的還要糟糕百倍。

滁州刺史由韓成蒙接任,此時調任窖山峽大營副都總管的馮宣,實際是棠邑在北岸下蔡地區的主將,他除了身兼第一鎮師第一旅都虞侯的將職外,還兼領下蔡縣令,要負責北岸下蔡的駐防、防線修築以及流民接收及疏散等事,每天忙得腳不著地。

當然,李氏今日流放到下蔡之事,他不會忘了。

有關李氏族人的處置,韓謙早就有過決定,馮宣也不需要額外再請示。

李秀帶著李池過來求見,馮宣抽出時間跟他們見面,也不理會李秀要將族人放到下蔡新城安置的要求,只是說道:“你可以招募一千二百戶流民安置於李家新寨附近,丁壯皆以鄉勇入編,所需兵甲以及修造營寨的工具、牲口等,你這兩天列個數字交給我……”

“棠邑諸多能臣名吏,不會預料不到一旦援汴軍主力推進到鄲縣境內,叛軍主力很有可能將會同蒙兀騎兵主力從東岸渡過渦水,切入鄲縣與下蔡之間,到時候你們要怎麼打?”李秀問道。

“這不是你這時要關心的,”馮宣看了李秀,說道,“李家子弟何時畏難而不戰了?”

雖然十年之前的馮宣只是敘州僅百餘戶的藩民小寨之主,受同姓大宗壓迫,沒有多少耕地,苦逼到只能帶著族人在沅江岸邊拉縴為生,後背都被粗造纖繩磨勵得鮮血淋漓,到處都疤痕,但這一刻他只是淡淡看著有新生代名將之謂的李秀,不容李秀置疑他的決定。

“李秀以下,李家男兒絕不畏死戰,但請馮將軍通容一二,將家小婦孺安置到下蔡城中,李秀沒齒難忘馮將軍的通容之情。”李秀放低姿態懇求道。

“李家五百八十七口人,要麼上城垣充當苦役,要麼男女老幼都拿起兵刃,負責守東翼的李家新寨,”馮宣說道,“李秀,你自己選擇吧!”

“我要棠邑軍正卒的兵甲戰械。”李秀咬牙說道。

“那等你將人馬拉出來再來跟我談,”馮宣說道,示意身邊的軍司馬將令符等物交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理性情愫

折林十七

我在年代養崽崽

叔喬

我的檢察官先生

江小綠

給男主當師尊的日子裡

金鶴

福滿農門

米飯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