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一十二章 潰敗,楚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敵營外圍修建的柵牆以及河道兩側的護堤,都太單薄了,幾下就被扒拉開缺口。
有近兩個時辰的反應時間,敵軍前營將卒大多撤到左右兩翼的高地上,但這並不能挽回壽州軍潰敗的命運。
袁國維登上鷹嘴崖,借用銅望鏡更能清晰的看到敵營裡的慌亂,大量被丟棄輜重車被大水衝倒,騾馬在大水中掙扎,不計其數的物資被大水席捲著,隨著大水往更下游翻滾而去。
南淝水河四里開外的梅塘山,雖然山體不高,比不上南側的烏金嶺,但山腳下的河谷隘口更狹窄,大量的雜物、溺死的騾馬以及河冰堆積那裡衝不下去,竟然很快又堵塞起來。
這不僅會加重梅塘山南側的淹水,還將徹底杜絕敵軍從梅塘山西側隘道快速撤出的可能。
當然,韓謙也不會可能放任敵軍從容的翻越梅塘山往北撤出,河谷正面的出兵通道已經被大水完全沖毀,但從昨日開始就部署到烏金嶺兩翼的四千精銳這時候發動起來。
烏金嶺北坡,之前主要因雨水衝擊、地勢低陷處形成的行洪道,堆滿亂石雜木,原本是崎嶇異常,僅能供山民獵戶或小股的精銳兵馬攀爬,但壽州軍為方便多通道進攻,一個多月來清理亂石雜木,這時候正方便棠邑兵精銳沿著險坡往下進攻。
雖說壽州軍在北坡的這些行洪道上,也修建一些壕溝、柵牆以及圍屋等防禦工事,防備著棠邑兵有可能從這些行洪道打反擊,但大量的兵卒都擁擠到兩翼的陡坡,混亂一團,使得這些防禦工事之後兵卒亂作一團。
軍民不能有序的組織起來,再堅固的城池都只是擺飾,何況只是簡易的防禦工事?
沿陡坡往下攻的棠邑兵精銳,雖然肩挑背扛,只能攜帶少量笨重的床子弩、蠍子炮,但發射的火油罐、石彈也絕對談不上密集,但居高臨下對敵軍造成的傷害、製造的混亂卻遠勝於以往。
無望制止混亂的擴大,更不要說能組織兵卒封擋住棠邑兵居高臨下發動的攻勢了,徐明珍、徐晉等人見大局已去,只能在侍衛簇擁下,騎馬趟水倉惶往梅塘山南坡撤走。
雖然這直接宣告了前營兵馬的潰敗,但對徐明珍、徐晉、文瑞臨等人來說,前營七千多精銳戰卒、一萬精壯民夫已經必須有壯士斷腕的決然捨棄掉。
要不想局勢徹底的崩壞,梅塘山南坡大營兩萬多精銳能有多少人撤入安豐寨,才是儲存壽州軍元氣的關鍵。
河灘上的營地裡,積水都有三尺多深,破碎的河冰打著旋。
趕到梅塘山南坡,文瑞臨就腰身往上還算浸秀,但腰部以下在大水裡浸泡了大半個時辰都已麻木,直接渾身禁不住的打顫,左右侍衛拿皮裘子過來將他裹住,喝過好幾口酒,好一會兒才緩過勁來。
梅塘山南坡這邊也亂作一團,地勢較低的河灘、谷地已被大水淹沒,南坡雖然沒有烏金嶺的北坡那麼陡,但三四萬人馬都擠過來,特別是諸將試圖牽著戰馬翻越山嶺北撤,動輒有人或軍馬滑倒,便帶倒一大片。
文瑞臨這時候欲哭無淚的眺望前營方向,看到棠邑兵已經殺透到山腳下,將不計其數的將卒、民夫直接趕入冰冷的渾水中,然後迫使他們丟棄兵甲,趟水往南面的柵牆集中;溺亡者也不在少數,無數屍體往這邊飄蕩過來。
兩路棠邑兵,沿著渾水迴旋的山腳邊緣往北面殺來,好在地形崎嶇,又有林木與亂兵阻攔,他們推進的速度並不快,只是沿線的兵卒亂作一團,要麼投降,要麼往兩翼更險陡的山嶺逃跑,又或許跟沒頭蒼蠅似的被趕入水中,掙扎著擠到樹木之上棲身,沒有人想到組織人馬拖延這兩股棠邑兵推進的速度。
“許大頭,顧屠子,你們帶人去兩邊山腳。”徐明珍大叫著。
見梅塘山南坡亂作一團,沒有現成的道路卻人馬相爭,想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