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失落 長孫無忌:我種樹你乘涼?……
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太子的失落 長孫無忌:我種樹你乘涼?……,[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顧四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要親自去幽州瞧一眼才罷休。正好,他一來一回這兩三個月,也考察一回雉奴監國的水平。
並不需要雉奴多出色——他現在正需要一個不自專,不武斷,很穩的監國太子。
因二鳳皇帝還有一個主意,藏在心裡誰都沒說:他不但是想徵高句麗,還是想親征高句麗的!
到時皇帝御駕親征,肯定要太子坐鎮大後方監國。
那就不是太平尋常之時的監國了。
皇帝此番親巡幽州,讓太子監國,正是要看看幼子做了太子後,有沒有變得想要獨斷攬權,急著樹立太子的威望——若是如此,皇帝是不放心御駕親征,把後方交給這樣一個急躁不聽人言的年輕太子。
但這回雉奴的表現,很符合皇帝的心意。
頭一回監國,沒有急著樹立自己的東宮威望,搞什麼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凡事穩穩當當的,都一一問過宰輔們的建言。
那皇帝就放心了。
畢竟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從前就是給他坐鎮大後方的。只要雉奴肯聽這些老臣們的諫言,他就不怕前面打仗,後面出事,可以放心親征了。
且說皇帝對這回太子監國頗滿意,但很多朝臣不這麼覺得。
他們覺得太子的存在感,真是有點弱了。
大概是年紀輕的關係吧,似乎沒有什麼大主意。
這樣的太子,皇帝能滿意嗎?
最先生出這樣想法的朝臣,是從前的魏王一黨——他們打心底裡希望皇帝對太子不滿意,這樣他們還有機會再擁立一個新太子。
不然他們以後的仕途就完了。
體會最深的是從前魏王黨的中流砥柱,宰輔之一的劉洎。自從魏王被貶,晉王做了太子,他那日子過得喲,實在是憋屈。
新入東宮的年輕太子倒是沒有把他如何,但架不住長孫無忌排擠他。尤其是劉洎自己還出了個昏招,主動跟皇帝請命道‘太子年幼,從前與諸朝臣未有來往,不如陛下安排三省六部的宰輔,可輪番去與太子談論政事,令太子廣聽善言。’
平心而論,這是個很好的建議,皇帝愉快地採納了。
李治也覺得挺好,他可以多與不同朝臣們談講政事,學著如何做一個儲君,也能更快的熟識宰輔。
對劉洎自己更好:可以藉此得以出入東宮,親近新太子,逐漸將身上魏王黨的標記洗掉。
但劉洎此舉,實在是動了長孫無忌的根本利益。
長孫無忌大怒,心裡恨不得生啃了劉洎。
雉奴是他最先慧眼識珠,挑中的儲君。在長孫無忌看來,這一路,也是他居功至偉,把雉奴從晉王輔佐到了太子。
當時你劉洎在哪兒?在對立面跟著魏王呢!
結果現在倒是跑來親近太子了。
相當於他長孫無忌辛辛苦苦種了一棵樹,從小樹苗終於養到開始結果子,到了收穫的季節,結果劉洎忽然竄出來開始偷他的桃,甚至還帶著好多人一起偷他的桃子!
長孫無忌不踩他,就不叫長孫無忌了。
於是太子監國這些日子,長孫無忌便數次把劉洎踢出決策層。不但如此,還給他安排了別的事兒,阻止了他再去東宮跟太子套近乎。
李治對此倒是有所察覺,但對於現在的李治來說,長孫無忌和劉洎選哪一個,根本不需要考慮。
劉洎在憋屈中生出了惶恐:現在就這麼排擠我,若是將來太子登基,長孫無忌翻舊賬怕不是要直接幹掉我啊!
於是以劉洎為首,被長孫無忌排擠了去做冷板凳的魏王黨,都開始盼著廢太子的事兒再次發生。
畢竟主少國疑,太子雖是佔著嫡,但上頭佔著長,佔著賢的還有好幾位皇子呢!
恰好這一年,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