讖中人 茫茫天數此中求
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讖中人 茫茫天數此中求,[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顧四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秋日天空高遠,北雁南飛。
李淳風歸京的次日,姜沃陪師父去面見二聖。
這還是李淳風第一回來至大明宮。
他走在恢宏壯闊的大明宮中,回望寂靜矗立的太極宮,回想曾經面見先帝的立政殿。
都已然被歲月悄然掩去。
姜沃昨日已經與師父提過如今朝中形勢。
二聖臨朝且皇后代理政事——這種從前未見,朝臣們溫水煮青蛙多年才漸漸習慣,或者是青蛙們明著習慣暗裡仍然想找機會把鍋踢翻的朝局,李淳風聽過後,也只是淡淡‘嗯’了一聲。
紫宸殿中,帝后皆在。
李淳風上前見禮。
皇帝溫聲免禮,皇后則命人為仙師賜座。
之後鳳目專注打量李淳風——早在掖庭時,媚娘就聽了太多姜沃兩位師父的名與事。
只是一直無緣得見。
尤其是袁仙師,先帝年間便致仕歸老,後仙逝於蜀地,實是緣慳一面。
而此時媚娘初見李淳風,看清後便頗覺親切——果然是多年師徒,他與姜沃的舉止神態很是神似。只是李淳風發如霜雪,更多了些蕭蕭肅肅,如月透疏竹,飄然雲壑之感。
更似世外之人。
說來,比起媚娘打量李淳風,姜沃倒是更留神師父初次見到媚娘時的心境。
只見李淳風行禮如常,抬頭時目光自然不可避免落在皇后面容上一瞬。
一瞬,亦是一頓。
但也不過就此一頓,目光依舊如風流轉而去,神色都未動一動。
帝后最關心的,自然是有關民生的占城稻事宜。
雖說這些年未斷書信往來。但愛州畢竟距離京城太遠,一年也就一兩回的彼此通訊罷了,實不如聽李淳風親口所說。
且說唐之前,最重要的農作物一直是粟(小米)。
在唐初,主糧的排序也是‘粟麥稻’。
只是,大田糧食作物,正是從唐開始,發生了轉變,稻(尤其是南方)、麥逐漸取代了粟的主導地位。[1]
因而占城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唐此時人口依舊不夠——比如滅百濟後依舊要從當地遷居一些人口進來補充大唐境內人口稀少的下州。
但有姜沃早已彙報過的‘人口陷阱’打底,朝堂之上也意識到了,從地廣人稀戶籍不足,到人口指數性增長到令糧食吃緊——這個過程比想象中更快,也更難控制。
在宋朝占城稻引入之前,哪怕以大唐的疆域遼闊,也難以養活超過六千萬的人口。可占城稻引入後的宋朝,以半壁河山也能養活超過一億的人口。這便是高產量良種的重要。
李淳風與帝后道:經過數年育種,占城稻已經能在大唐邊境南邊數州,諸如振州、梧州、韶州等地種植了。
帝后雖已從書信上見過此報,但再聽李淳風說一遍,依舊覺得欣然。
李淳風大略介紹了下占城稻的進展,隨即很坦然道自己並非司農寺農官,所知詳情並不細。
他這些年,還是專注於繼續精研導引航海之術上。
若帝后欲知更多育種事,還是得召見隨他船隻而回的農官。
說到農官,李淳風又額外提了一句:“有位名為嘉禾的女官,這些年一直隨著司農寺的官員育種,且她又通曉算學,這些年來所有農田之事皆以文數記錄。臣見過一回,記載十分詳細。”
聽到嘉禾的名字,媚娘不由一笑。
敘了大半個時辰的愛州事,皇帝顯然有些倦了。
李淳風起身告退。
皇帝卻道:“李仙師且住,朕還有一事託付於李仙師。”
李淳風自出海起,就早已辭去朝中官職,如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