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朝 請以臣子禮接天子詔書
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歸朝 請以臣子禮接天子詔書,[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顧四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繼續寫就行,我只是有些事情要想——看著你感覺腦子轉的效率高一點。”
崔朝莞爾,當真回去坐下來,依舊去整理自己所記。
姜沃就托腮看著他,想明日見祿東贊之事。
面對大唐要迎公主回國的詔書,這位吐蕃權臣會有什麼反應呢?
只怕不情願。
姜沃上一回見到祿東贊,還是在閻立本的《步輦圖》上。
此時見到他真人,便頗有種畫中人跳出來的不真實感。
比起祭堂裡的吐蕃朝臣,祿東贊才顯出一國之相的水準。讓姜沃不由想起與祿東贊打交道最多的江夏王,曾道祿東贊此人‘性情明毅,又雅有節制’。
是有野心也能控制野心的人。
正如此刻,因先贊普松贊干布剛過世,祿東贊忙於扶立幼主把持局面,對於大唐使節便十分客氣。
甚至就昨日祭堂事連聲稱歉,道實沒想到,大唐派來的會是一位女使節,連稱前去接引的朝臣實在失禮,還好未耽誤唐使弔祭。
祿東贊曾代表吐蕃出使大唐,漢語說的便頗為純熟,完全不需要譯語人就能與姜沃等人交流,甚至有時還能引經據典。
言談間態度也甚佳,絲毫看不出幾年後會有什麼反心。
而在姜沃提出要迎公主回大唐時,祿東贊則如她所料,沒有一口應下來。
當年吐蕃折騰了一番松州之戰,才向大唐要來的公主,哪怕贊普病逝,也依舊想留下公主。
他顯然也早有準備,從容道:“自先王向先帝求娶大唐公主後,吐蕃深慕華風,曾派使團往大唐去學《詩》《書》。到了長安城後,才發現上國何止詩書華服令人心慕,更有禮儀。”
“我頗知中原禮法——丈夫過世,其妻需三年行服。”
“如今我先王才過世不足年。既如此,不如等公主在吐蕃行服三年後,再派使節將公主送回如何?”
姜沃昨夜已想過許多祿東贊可能會有的回應。
‘拖’字決自然想到過。
但祿東贊突然用起了大唐禮法來拖,倒是讓姜沃耳目一新,頗有種‘拿魔法打敗魔法’的感覺。
她端正而坐,肅然道:“大相既知大唐禮法,何不知天地君親師,君於親前。”
“方才大相提起先帝,倒也令我想到一件舊事。”
“當年先帝親征高句麗後,先贊普曾送上一隻金鵝為賀。並上書道:‘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並臣治之。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2]
祿東贊笑容微斂,他當然記得,當時這封書還是他代先贊普擬的。
這女官此時提起這事來,無非是提醒他——
吐蕃王對大唐是稱臣的!
這還不算完,又聽這女使節不緊不慢道:“待當今登基,又擢先贊普西海郡王,先贊普亦受此封,可見君臣和睦。”
姜沃拿出弔祭的感傷來嘆道:“可惜先贊普天不假年,吐蕃失一明主,陛下失一賢王重臣。”
“如今新王已繼位,大相佐之,不知大相肯承先贊普之言否?”
祿東贊:……
先王剛去,他扶立幼主,這會子怎麼能說出不承繼先主之言的話來!
何況,眼前這位大唐使節的話,讓他想起了他親眼見過、親耳聽著的大唐。
貞觀十五年,他自大唐回來,那之後耳朵裡就沒停下大唐征服四夷的事蹟,真可謂是‘弗率者皆犁其庭而後已’。
他正在沉思,就聽沉靜的女聲並不等他太久,直接繼續道:“若大相肯依先贊普之意,還請亦按臣子禮,接天子詔書。”
祿東贊抬頭,對上一張帶著無可挑剔淺笑的面容。
而在她身後,還有其餘唐使,有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