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寫書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大秦:我攤牌了,我是始皇嬴政,大秦寫書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附和:“燕地遼西郡,在凜冬時節,確實是天寒地凍。但比之北境草原的呵氣成霜,滴水成冰,卻仍有些許差距。”

仲良氏無言:“……”

扶蘇轉而詢問道:“前輩又可知,匈奴的各個部落,在每逢冬天之時,會減員多少人?”

仲良氏搖頭:“……”

不知就是不知。

仲良氏沒有做任何猜測之意。

畢竟這裡可是稷下,他得對自己說出的話負責。

扶蘇認真的道:“前輩,如果匈奴人不選擇南下打草谷,沒有足夠的過冬糧食和食鹽,他們就只能透過內部兼併的方式過冬。”

“也就是大部落搶奪中小型部落的保命物資,方能保證族人的扛到初春來臨。”

“即:要麼南下擄掠,燒殺搶奪中原邊鎮,要麼餓死自己的族人……殘酷的生存法則,使得北境不可能存在德化感昭的基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野狼是學不會仁慈的……因為仁慈於他們而言,是最鋒利的快刀,只能害死自己。”

……

扶蘇按照夫子的指示,擺出了現實條件。

北境的冬天,又長又冷!

草原之上,無所依託!

晝夜溫差極大!

你能夠跟老天爺講德化感昭嘛?

沒有用啊!

這就是個生死存亡的文明之爭。

北境遊牧部落,必須得頻繁南下吸血,才能生存。

不然就得面臨上蒼的凜冬天罰!

“我們的先輩在九州施行德化感昭,進而達成王天下,皆因我們都是農耕文明。”

扶蘇組織了一下語言,道:“在同為農耕的基礎上,方能講農時,講節氣,講春耕……進而再講文化,講感昭……”

“若沒有農耕的基礎,強行去搞什麼道德教化,便是無根之木,漂若浮萍,盡皆空談也!”

“華夏農耕與北境遊牧,註定分做兩極。”

“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現在秦皇一統,北境遊牧部落迫於威脅,也必將走向聯盟共存,我們若不主動出擊,等他們準備妥當了,勢必會席捲南下,橫據華夏!”

“屆時又當如何?誰能去兩軍陣前,向匈奴單于述說王道教化?”

……

天地無情,凜冬難捱。

兩族涇渭,其心必異!

再加上……

北境共有大月氏、東胡和匈奴三大遊牧部落。

一個匈奴尚且難纏至極。

如果讓他們三者合一,像華夏這般走向了一統。

那就真麻煩大了!

所以。

大秦必須得北伐,在北境遊牧文明融合之前,將其重創,方可維護起步十年的安穩。

“非也。”

仲良氏終於開始反駁,道:“西北義渠和戎狄,一開始不也是遊牧部落嘛?現在歸於大秦,亦可感化德昭之。由此可見,只需慢慢將遊牧部落轉化成農耕,再施以禮儀教化,定可再造大同。”

仲良氏顯然也不是吃素的。

九州華夏的遊牧蠻夷和戎狄何其之多,轉化成農耕不就完事了?

扶蘇深吸一口氣:“前輩,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關中有渭水,有鄭國渠,有巴蜀糧倉……北境草原有什麼?誰能在草原建造大渠引水?就算能夠引水,草原凜冬的嚴寒氣候,也根本不支援農耕,轉化不了的。”

仲良氏握拳:“那就在中原可農耕的地區,劃出一片可農耕之所在。再依照趙武靈王的故服騎射政策,施以民族融合,又當如何?”

胡胡騎射。

也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