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義三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回《禍起遷徙》第八節,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一義三行,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吉義一行人打頭先行,讓千餘流民在後面跟著。

由於帶著扶老挈幼的大群人眾,行走的速度也就慢了下來。不過好在是沿著河岸上溯,一路有水喝,也不容易迷路走散。

次日經過一個小鎮,叫做潭頭坪。吉義向當地人打聽,這一帶山最高、林最深而且適宜隱居的地方在哪?

當地人告訴吉義,要說山最高、林最深,莫過於西面的神農架。但神農架那一帶素來多妖怪,只怕並不適合隱居。要隱居還是東南面的聚龍山最好——聚龍山是荊山的主峰,你說山高不高、林深不深?

吉義聽了大喜,便率人眾往聚龍山的方向去。

按理山高的地方土地也就貧瘠,千餘人是無法都安頓在高山之上的。吉義的打算是開一條上山的道路,把流民安置在沿途的山麓、山腰,同門與家人則到山頂附近定居。

到了那邊一看,聚龍山實在是高,實在是偏僻,現成的山路只能通到聚龍山西面一個叫做五道峽的峽谷中。吉義讓人眾暫留在五道峽歇息,單率同門在一個本地山民的指引下攀登聚龍山。

聚龍山與五道峽的直線距離大致也就二十里吧,可是上山的路線既沒有現成的路,又十分彎曲、坎坷、險峻。七個同門花了整整一天還沒到達。走過的路大概得有五六十里了,那是多麼難走的路啊!做嚮導的山民還算氣定神閒,吉義、楚春鶯也還尚可,桂兒算是勉強,郝半通、山士賢、山士惠、優卿四個可就累壞了,已經無法再走。看起來還剩一兩裡的距離,可是走起來繞來繞去只怕還得一個時辰,他們四個可是實在沒法堅持了。

當下歇了一夜,第二天才爬上去。極目眺望,一覽眾山小,那感覺自然是好!

不過吉義不得不重新審思定居山頂的計劃了。要是住在這樣的山頂,生活和出行未免太過不便。於是做了個折衷,準備讓同門、家人定居在聚龍山主峰以西一個叫做五龍嶺的有山有水所在;千餘流民分散定居在五龍嶺周圍。至於聚龍山頂這邊,將來可以考慮找幾個山洞,或者人工建造幾個隱蔽點,用以儲藏一些糧食物資,以備有危險之時躲避之用。總之眼前先顧著安居、開荒,要先讓上千人能夠自給自足再說。

其後吉義便率領同門、領導流民大幹起來,開闢家園。

由於這一帶地形崎嶇,連一片足以安置百戶人家的平地都難以找到,只能幾戶、十幾戶散居一處。總共幾百戶人家,得散居到幾十處地方。田地就在山澗、山溝、山泉的附近分散開墾,每片不過幾畝田甚至幾分田,零星拼湊以滿足所需。

有句形容山區崎嶇的俗話,叫做“地無三里平”。這聚龍山一帶更甚,莫說連片的三里平地,只怕三頃平地都開不出來。

又有一句古話叫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說的正是楚人祖先在這荊山之中開闢田園艱苦創業的事情。篳路就是柴車,藍縷就是破衣,楚人祖先連君主都親自坐著柴車、穿著破爛的幹活衣服,帶領人民開山開路開荒,才有了後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的基業。楚人就從這貧瘠地方起家,憑著艱苦奮鬥的傳統精神,蕩滅了許多在肥沃地方起家的諸侯國。哪怕楚國後來被秦國所滅,楚人鬥志也依然不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這天吉義與眾同門在五龍嶺檢視地貌,謀劃開墾田地事宜。估算得大致能開墾出十幾頃田地,作為自家的自留田。在平原幾畝田就可以養活一口人,這裡土地貧瘠,大概要十畝田才能養活一口人,總共十幾頃田地應該能養活百餘口人。

楚春鶯聽了吉義計算田地收成,便道:“那好得很!我們就去買五十名僕人、五十名婢女來,合共百人,伺候我們幾家人,並且讓他們配對成家,男耕女織,衣食自足!”——“我們幾家”其實也就三家:吉母邢氏喜愛優卿、桂兒兩個伶俐,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脈契約

世墨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