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賈環重生復仇記_35
風雨琉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紅樓]賈環重生復仇記_35,[紅樓]賈環重生復仇記,風雨琉璃,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要命的活計,自家人得好處,自是不會說不的。這一筆就去了二百四十兩,再是跟著去京城的二十四個小子,來回十天的時間,一路上要護著那些車子,還要驚醒著,不能讓賊偷得了手,還要防著有沒有劫道的,這也是辛苦危險的活計,所以一人給了十兩的腳程錢,這也沒人說不是,都是村子裡的孩子,即使沒有得那醫藥銀子的人家,也有小子跟著去走了這一趟的,有這錢能不要?這又是二百四十兩去了。
這就還剩下六百三十五兩銀子,這銀子就按照出海的人頭來算了,不管是湯藥錢,還是腳程錢,這都不管是不是拿了,只要是出海的,那就每一個都有,畢竟這收穫多少真是說不好,相差的也不大,真要細算,反而容易起口角,還不如權當是全村合夥兒做的,村中向來淳樸,有了前頭那樣的補貼,再分這個,也不會有什麼覺得不妥當,吃了虧的。
如此一來,出海的十多家人家,出了足足有五十二個人,從十歲出頭的到四十來歲的都有,每一個都能得十兩銀子,誰家不是歡天喜地的,特別是家裡男丁多的,那更是樂呵的眼睛都笑沒了,就這麼一出,有些人家,那就是直接拿了三四十兩呢。
除了這些,還剩下一百一十五兩,這銀子也不存著,村長直接表示,這銀子給村中六十歲以上的五個老人,一人五兩銀子的過年補貼,這就又去了二十五兩,還有五十歲以上的十五個,一人給二兩銀子,又是三十兩,尊老愛幼,這沒說的,村中有錢了,誰也不會說一個不字。更不用說,這麼一算,又是每家幾乎都有分,就是興哥兒這樣的人家,也有一個親戚王奶奶不是,自是不會說不願意。
至於剩下六十兩,村長安排的更妥當了,那就是準備開春修路,修祠堂,修路是想把村子裡到秋山村那一條山澗修的平整些,如今村中這樣有了錢,想來將來買騾車什麼的人家會越發的多了,有了車,那這路自然也緊要了起來。
那山澗雖說百年間,因為是這漁村來來往往的唯一出路,倒也算是零零碎碎的休整過幾回,可每次都因為銀錢不足,最後不過是出了一點子人力,少少平整一二,不至於走路不方便罷了,真說走車實在是不成的,就是如今每一次出去,這附近也是走的最慢的地界,若是能休整一二,不說出去能翻上一倍的速度,可稍稍快上三四分卻是可以的。
村長想要花上三十兩銀子,請了其他村子的人一併來休整,爭取一次將山澗拓寬些,用上碎石子加山泥,修繕妥當,這是為了整個村子謀利,自然也無人說一個不。至於剩下的三十兩,在村子裡建一個六大姓氏的祠堂,那更是不用說了,衣食足而知榮辱,各家有了吃食,有了衣裳,又能休整房舍,自然也將原本無力祭祀放到了心上,若是能有一個正緊的祠堂,哪怕只是一進的正房,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兒,這是向先人祭告,闡述子孫出息的壯舉,誰家不願意?
村長這一次的分銀子,那真是分的相當的漂亮,看的賈訓都忍不住想要喝彩,不說各家到底分到多少銀子,難得的是不但人人敬服,還給村中辦起了像樣的大事兒,還推動了村中敬老的風尚,這若是寫上個正緊的文章傳到上頭,只怕就是縣衙,知府衙門,也是要給賞,給宣揚鼓勵的。
說句不好聽的,這也是縣令的政績,是民風淳樸,教化有功的例證呢。
想到這些,賈訓就想著明兒是不是去縣衙一次,讓劉班頭去縣令那裡吹吹風,也好給村長大伯弄點好處,畢竟這一次村中如此大事兒,真算起來,村長出力也不少,可分銀錢卻也不算是最多的一家,只跟著眾人分潤,實在是公道的有些虧待了。
當然這都是明兒的事兒,如今最要緊的還是自家的銀子,興哥兒又是跑京城,又是出海,他一個人就足足得了二十兩,賈訓也跟著出了還,所以也得了十兩,這樣一算,他們家就得了三十兩銀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