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玄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章 帛書流言計未成 夜訪草廬遇殺神,漢末烽煙之蒼龍再起,皓首玄策,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宏坐在崇德殿的大位之上,眼中帶著戲謔的看著下方站立的群臣,腦海中想到的是劉辨那日窩囊的模樣,心中卻是怒火中燒。
此時的整個大殿中已經完全亂作一團,所有朝臣大體上分為兩派在爭論絹帛之事,實際上則是分為以袁隗為首的轉移矛盾一派,極力推崇、肯定何彧的功績,間接讓朝臣的目光都集中在大將軍何彧身上。
以前冀州刺史、現任諫議大夫王芬為首的天命一派,不斷的強調絹帛中許多還未成名,但確有其人的人物,甚至還拿出了十八張完全是何休筆跡的絹帛,這一手,確是出乎其他幾方的意料,曾一時壓制其他幾方,只是王芬這位諫議大夫太過高估自己,也因此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
以楊彪、王允為首的隨波逐流派,幾乎全程吃瓜,不輕易參與相爭,但每每關鍵時刻總是幫勢弱一方說幾句,有意無意的維持著朝堂勢均力敵之勢。
還有就是以曹操、劉備等何彧一手提拔的朝臣為首的一派,輕易不發言,發言必定一針見血,一語中的。其間曹操就直指王芬一派道:“既然諸位同僚皆信天命,那今日之爭未嘗不是天命,何必再爭執下去,徒費唇舌,不若坐等天命即可;如若諸位不信天命,那拿著這些絹帛,稱其為天命,居心何在?是準備欺君乎?”
就這般吵吵嚷嚷了大半天,劉宏將十八張何休筆跡的絹帛全部收走,什麼話都沒留下,便返回了後殿。而整個朝堂就此事越發的鬧得四分五裂。而今日挑起此事的王芬一派,則是在出宮之時,感受到了今日參加朝會的諸多武將的殺意,頓時心生不安,急急的就往府中趕去。
一路邊走邊想,等王芬回到府邸時,讓僕役急招門客郭圖前來相詢:“先生,自得到何府鐵盒開始,餘一直言聽計從,一直以來也很順利,只是今日朝堂之事似乎與先生預測有所不同啊,我現在心中驚惶之感縈繞,似有大恐怖,還請先生教我。”
郭圖聽到王芬如此說,立即細細的詢問了一番今日朝堂上所有人的表現,唯獨聽到皇帝劉宏的反應時,郭圖細細一琢磨,心中頓時“咯噔”一聲,暗叫糟糕:劉宏居然對何彧無半點不滿?看來是完全錯估了劉宏與何彧之間關係與信任啊。作為皇權掌控者居然對何彧這種蒙上天命之說的人,一點都不懷疑?這不應該啊?這下王芬必定有殺身之禍降身,我得找個藉口躲一躲才行。
郭圖想到這,腦筋一陣瘋狂轉動,而後對王芬行了一禮道:“王大夫勿慌,此事確有些出乎意料,我願親身前往大將軍府,化名‘屠咼’為王大夫探明情況。”
王芬一聽趕忙拉住郭圖:“怎可讓先生冒此大險?”但心中卻是安心幾分,想來郭圖甘冒大險去打探訊息,心中對現在的局面必定有所預料。
郭圖則是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語,總算說服了王芬,然後趁天色未黑,從王芬府邸後門而出。
......洛陽同福酒樓地下室中,賈詡整理著匯總過來的所有情報,然後拿起其中一份自言自語的道:“這王芬的膽子可真大,居然想另立新帝,以為自己是霍光嗎?呵呵,還有他府中這位郭圖也是蠢材一個,居然想調撥陛下與大將軍的關係,想借機驅逐大將軍嗎?然後再利用大將軍的名望推翻陛下?另立新帝?”賈詡搖了搖頭,然後提筆在一張紙張上開始書寫,然後封蠟,出門投在了一個類似後世郵筒的鐵桶中......
......
何彧有些出神的盯著几案上的油燈火光,几案上擺著的是寫著《三國演義》前十八回的絹帛,心中則是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
沒錯,這些絹帛中的內容都是來自何彧,都是何彧十幾年前在何府無所事事時所寫。當時是為了回憶一下漢末到三國那些在後世赫赫有名的人物,結果寫到十八回,就有些記不清了。本來準備以後想起了再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