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玄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經神”任城訪“學海” 一牘文章服康成,漢末烽煙之蒼龍再起,皓首玄策,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拿來一張絹帛,然後把絹帛送於鄭玄跟前。國淵見狀,連忙上前接過,然後雙手奉於鄭玄。

鄭玄拿起絹帛,緩緩開啟,其上一篇文章以隸書寫著:

自天地初開,事分陰陽,萬物皆各行其道。上古先賢伏羲氏、燧人氏、神農氏感悟天地規則,四時變化,以圖記錄之,帶領世人艱難求存,後留河圖洛書以傳後世,表述天地偉力,只為繼續引領世人。然歲月久遠,圖簡文陋,晦澀難明,後世之人漸失其道。致使天下大亂,遂有逐鹿之戰。再及自倉頡造字,炎、黃二帝著書立說,以文字為天地萬物表述各道。具現天地規則變化,便於世人逐漸明其理,掌其道,遂有三皇五帝之聖賢治世。

自炎、黃二帝開創以文傳道,漸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記錄時人之天下山河、社稷秩序、人文倫理;後世生民以傳世之文作指引,抗衡天地偉力,尋求生機,建立秩序,遂使華夏大地愈加繁榮。

至周之天下,《周易》、《太公兵法》等次第問世,文道越發昌盛。至春秋時,百家崛起,道、儒、墨、法等各家皆有其所長,為世人所推崇,《道德經》、《論語》、《墨子》、《商君書》、《韓非子》等皆是先賢所著,其中對天地、對人倫、對自然、對秩序等的論述皆各有所長,故何必拘泥於只談儒學之長,藏其短,而駁其他之短,而掩其長?更勿論今文、古文經學儒學兩派之辯。因此,何不效仿鄭康成公包容並緒,各取其長,使得先賢之說得以廣為流傳後世?

當先賢之學說得以傳承發揚,後世牧民之君則可擇優而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皆有可用之學,如此未嘗不可展望長久之太平盛世。不知父親以為然否?

因此,孩兒竊以為,所有識字之人讀書傳承先賢,皆應遵從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的便是: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鄭玄手捧絹帛,越看越心驚,直到最後霍然起身,滿面駭色,轉頭看向何休澀聲道:“令公子欲為聖乎?”何休卻是滿面傲色,哈哈大笑,笑畢對著鄭玄一禮道:“小兒年幼,雖有此志,然還需磨礪。我知康成兄乃是謙謙君子,不知可否亦助我兒一臂之力?”

鄭玄怔愣片刻,亦是哈哈大笑,對何休一禮道:“如今天下,朝廷昏暗,世家貪婪,百姓艱難,我幾經蹉跎,空有救世之心,而無救世之能,若是真能有聖賢出世,挽救天下,玄敢不盡心竭力。”

國淵則是在一旁看著老師如此態度,心中莫名驚詫,遂從老師手中接過絹帛,然後也細細閱讀起來,結果驚呆在當場,心中就一個念頭:有聖賢將出世矣!

......

泰山山脈深處,典韋所在山寨大堂中,一名士兵快步跑進來大聲道:“團長!有訊息傳來,已經接到公子,大概明日巳時就可抵達山寨。”

典韋一聽,一臉欣喜的站起身來,命令道:“傳我命令,召集各營營長,今晚務必趕到山寨匯合,明天迎接公子檢閱。”

“喏。”傳令兵轉身向外跑去,不一會兒,幾名騎兵便出了山寨,往泰山山脈各處而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暴打腳盆雞,我真不是列強

田野上的期望

滿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

槿煜

潛伏者

紫荷尖尖角

下堂王妃要改嫁

端木初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