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緣分,莫如此,五代竊國,一字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代時期,天下戰亂頻繁,四處兵革叢生,以武亂政者可名揚天下,諸如董璋,李仁罕之流皆是如此;而以仁收心者也可出人頭地,如蜀主孟知祥,楚王馬殷皆為世人之榜樣。也有權臣依權謀而立朝堂,如吳國徐知皓……
“異日若貴,當版以鏤之,以遺學者。好一個翌日若貴啊!!!”張左耀一邊往天水關關門趕去,一邊自言自語,而這句話,便是毋昭裔真正青史留名的原因,不得不說,他是一個異類。
很快,張左耀便攀上了城樓,眺過吊橋與壕溝,關前斜面空地上,一支喲膜一個小隊,五十人的騎兵隊伍排著長長的豎隊靜靜的立在哪裡等待著。
“真是毋中丞?”張左耀忙不迭張口便問,他忘記了,值崗計程車兵肯定嚴格的盤問過,而此刻自己再次開口,而且語氣像是質問,顯得很不好。
“放肆……!”關下立刻有人對張左耀不禮貌做出回應。
不過他話剛出口,就被人打斷了,不是別人,正是毋昭裔,此刻他儒袍高髻立馬關下,與一旁的那些盛鎧冷臉的大兵一起,還真有些超然的雅氣。
只見毋昭裔輕輕夾馬,跨出了佇列:“正是本官,呵呵,張統軍,老夫找你找得好苦啊!”
“快,快放吊橋!”張左耀立即吩咐,轉身又朝門樓下奔去,不過跑著跑著,他又有些疑惑,找我?他不可能認識我啊?還好苦,這……
“你就是張左耀?”毋昭裔撐著馬鞍,微微靠前的觀察奔上吊橋與騎軍半路相遇的張左耀問到。
張左耀雙手抱定,微微低頭行禮,這才抬眼望著毋昭裔開口:“末將見過中丞。”
一個是輔佐蜀主數十載,深得寵幸,而後更是立朝拜相的蜀中朝臣,而另一個,則是入行不到一年,名不響藝不精,此刻堪堪領戰一軍,今後還不知何去何從的九品招撫副使;兩人就這麼一上一下的望著,他們都能看到對方眼裡的稀罕,卻都奇怪對方的舉動
天水關分南北兩門,各設獨立的城段,與東西兩山崖圍城一個細長的小城摸樣,而兩個關門透過一條寬敞的碎石路連線,道路兩旁則是一些石屋,自然是平時駐防士兵的居所,而東西側的山崖則由一些藉著天人的洞府鑿開並修葺而出的偏屋,這些地方多數用於軍*士入住,以及糧餉儲備保護。張左耀的行營也是安扎在這裡,做北朝南,自然最佳。
屋子面積不大,最多二十幾個平方,但,張左耀本來也從來不講究這些。陳設也很簡單,一張大大的几案擺在對門靠北處,中間七八個凳子對列而放,凳子後面空出一些地方。唯一算的上擺設的,是一幅卷字。
“心靜可諸象皆明,慎行則萬事無憾!”毋昭裔此刻正坐上守,輕輕誦讀著張左耀掛起的這副字,隨後,他轉過來饒有性質的看著張左耀,半響,他才又開口:“成州的事情本官以查實!李敏東之職已經撤了,我將押他回朝,由朝廷發落!”
張左耀靜靜的聽著,那幅字是第二次出征時,李禾青希望送點什麼,張左耀便投其好,要了幅字,內容,自然是張左耀喜歡提醒自己的格言。
而隨後毋昭裔說招撫使的事情他則是不便插嘴,說好聽點,這是上司之事,說穿了,這是昭武軍與義寧軍之間朝堂力量的比拼,自己參合不起。當然,這事也不是與他無關,他本身算半個義寧軍不說,李敏東撤職以後,他便是成州蜀將中級別最高的人,至少在新任招撫使上任前,他是。
果然,緊接著毋昭裔就開了口:“你是招撫副使,有什麼決斷沒有?”
“呵呵,末將是個武夫,此刻又戰事未明,況一州之事,末將怕心有餘而力不足……!”張左耀的話有些光面堂皇,說了半截,他看到了毋昭裔抬手示意他停下,他只好閉嘴。
“莫言表語,可與不可,皆以成事。此事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