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三章 冷戰,五代竊國,一字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撇開喧鬧的南浦,丟開思春的少男少女,蜀北的秦州儼然提前進入了冬季,雖然天氣還算過得去,但人心卻已經冷了,更讓人寒心的是,吹氣這陣冷風的,不是入侵而來的蜀軍,反倒是秦州的統治者—雄武軍。

成州蜀軍駐紮秦嶺縣,雖然據說因縣尉死戰秦嶺縣城並未失守,但也是個孤城了,而整個秦嶺縣境四處活動著蜀軍散騎也說明了秦嶺到底還是不算雄武軍的地盤了。

但凡戰亂,賦稅都會是百姓最大的傷疤,而秦州,從大唐末年算起,幾十年來,吐蕃打來漢人敗退,被奴役的人賦稅能低嗎?甚至有時付出生命填補都不夠;而有時漢人打來外族敗退了,為了防備為了守土,賦稅仍然高築,還別算上那些迎來過往的貪官汙吏增加苛捐。

所以,在臨近秦嶺的上邽、清水幾縣的百姓,本來就為隴城、成紀防線上的大軍付了重稅,所以在蜀軍入秦嶺的那一天開始,就愁眉不展,憂心忡忡了。而在十月收穫之後,這種擔憂終究還是變成了現實。或許為了備戰蜀軍,今年的秋糧糧稅又加了兩成。

都說百姓好糊弄,是啊,雖然又加了兩成,活下去看來都很難,但很難並不是不能,百姓們除了怨天尤人也無他法。

而這時候,有個很有意思的訊息悄悄的傳入了上邽縣,又從上邽縣渡過渭河傳到了北岸的土地上,那就是秦嶺縣免稅之實,不管原因到底是雄武軍不敢出城,還是蜀軍真的體恤百姓,無意徵收,反正,今年秦嶺雖然打仗,但除了縣城百姓被殃及,其他的人既未受戰亂之禍,也沒有往年的糧賦之苦就是鐵打的事實。

當然,之前蜀軍最高軍官哪個叫張左耀的將軍曾經發出過告示宣稱秦嶺無賦,只是人們只當那是適時的說些漂亮話而已……

人比人,會氣死人,一直艱難忍受一切的百姓們不禁自問,為什麼他們打仗的沒事,我們挨邊的卻要遭殃?再聯絡起從前爆發過的厭戰情緒,耳邊回想聽聞的那種蜀軍仁義論調,回想起蜀軍的強大論調,一種奇怪的論調開始流傳,那就是蜀軍必勝,雄武軍必敗……

“這是種期望嗎?”秦嶺縣城城南蜀軍大營,張左耀不斷的思索產生這種連鎖反應的緣由,以及這種謠傳可能產生的輻射效應。

起初,似乎除了張左耀,並沒有人在乎這種完全沒有理由,沒有出處的妄言,無論蜀軍,還是雄武軍,但是,悄然等待中,一種極具深意的變化卻發生了。

張左耀的散騎四處活動,遠至秦嶺與上邽交界處麥積鎮旁的一些村落,而在哪裡,由上邽縣派出的駐軍偶爾也會出營巡視,時間長了,這些散兵總會有碰頭的一天,最開始,不是大大出手,偶有傷亡,就是有一方先行撤退,避免接戰,直到後來,張左耀下令儘量避戰,減少這種無聊的絞殺戰,畢竟消耗對蜀軍更不利;而自從有了蜀軍必勝論以後,漸漸的,蜀軍發現,雄武軍計程車兵也開始避戰,他們主動尋找蜀軍不走的時間和地點出動,大家似乎真想和和氣氣做一家。

這其中最具代表的,莫過於蜀軍中軍右衛甲營乙旅甲隊第一什的什長李全一遭遇的一件事,事情的發生地就在麥積鎮一處不知名的山岡彎角,中軍右衛甲營一直留在三岔谷監視上邽動向,而乙旅一直擔任最靠近麥積鎮的幾處地界的巡視。

說來也巧,這條線似乎也有另一支監視他們的雄武軍小隊在活動,他們先後遇上兩次,雖然大家都遠遠的避開了對方,但總是能察覺到一些蛛絲馬跡的,所以,經過營官批准,乙旅更改了明崗巡視的時間,但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心,此刻,還是那個小隊,還是那幾個士兵,總能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小崗相遇。

李全一,南浦北村人,特旅第二次擴軍時應募入軍,雖然很勤奮,但就是腦子太笨,學東西很慢,和他一起入軍的特旅老兵此刻不是旅正就是營官,而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