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北事定,新軍再起,五代竊國,一字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長興四年,蜀明德元年,五月初九,北面鳳翔與洛陽的爭鬥正式拉開了序幕。
朝廷羽林軍兩萬五千人,徵召之各路節度軍一萬人,裹挾三萬餘民夫號稱十萬大軍出京兆府長安,入鳳翔州,兵臨鳳翔城城下。
而鳳翔軍潞王李從珂聚集周邊雄武軍節度使、靜難軍節度使、彰義軍節度使三鎮之兵,約兩萬七千據鳳翔府以守,情勢危急。
而此同時,四匹快馬出劍閣,走古劍道直奔綿州而去,他們全是義寧軍賀同梨老將軍的親衛,此刻個個全身汗水淋漓,看來自出駐地,全都不曾休息,而他們此去目的地乃是成都。走在最前面的一個不不停的催促後面三人:“快點,耽誤朝廷大事,你我都吃罪不起……!”
五月十三,鳳翔大戰出現戲劇化的一幕,就在朝廷軍隊猛攻,鳳翔軍損失慘重,鳳翔眼看岌岌可危,即將陷落之時,朝廷羽林軍指揮使、偏將揚思權突然反戈,率眾投降潞王李從珂,號稱十萬的討伐軍頓時分崩離析,各路節度使兵馬迅速撤離鳳州,朝廷軍則或被俘而降,或潰散而逃。
有說是朝廷將兵驕橫,貪圖賞賜,李從珂抓住這點誘使了楊思權的叛變,也有說楊思權思不認同唐王李從厚,故而反叛,不過這些都已不重要。
幾乎同時,在蜀地,蜀王孟知祥急下詔徵召蜀中遂、茂、綿、閬、龍、梓六州駐軍共計一萬六千北上劍州,無具體命令,無攻擊目標。
五月十五,劍閣西北,漢中興元節度府。
“他媽的,打的什麼仗,若非本都使早謀在先,豈不同爾等陪葬了!已經四十有一的山南西道節度使張虔釗鐵甲未卸,卻已大口破罵而出。
那邊張虔釗面紅耳赤,他對面一個更顯文雅的將軍一邊雙手平抬的讓親衛幫助卸甲,一邊笑呵呵的說:“算了,老哥,你都罵了一路,也不嫌累!”
“唉,老子打了一輩子仗,這回算夠窩囊的!”張虔釗也不知是聽了勸,還是從鳳翔一直罵到興元府罵累了,這才停住口,隨後他又想起什麼來,便對勸解自己的那個將軍說:“對了漢韶,那邊的事情,可信嗎?我還是有些擔心!”
“唉,開弓沒有回頭箭,孟知祥素來重信,老哥不也是觀董璋之兵將未遭屠戮,反受重用,這才有了交結之心!陛下伐鳳翔,一旦不成,唐之末路矣,果不其然,數萬大軍,朝夕而亡!哼”被稱漢韶之人冷笑一聲。
停了一下這才繼續說:“我與大哥便合謀歸蜀非一日了,當日你留親衛於府中,約定一旦鳳翔敗兵便行事,撤出鳳翔時,降表已呈至劍門,而此刻,孟知祥已令劍州兩軍備戰,徵召蜀中防軍北上,很快就會出劍閣入漢中,混編諸軍,以固你我所獻之山南道之地,那裡還有退路啊?”
孫漢韶,鎮源州,武定軍節度使,受張虔釗提拔感情至深如親兄弟,實武定軍與山南府兵同為一體。此刻他們談論的,便是不日前,義寧軍親衛快馬加急送入成都的投降書。
五月十九,梓州州府以北,金牛古道上。
“細雨霏微七曲旋,郎當有聲哀玉環!果然好地方!”張左耀望著蒼翠的七曲山不由揣測,當年李隆基望著七曲山想起貴妃到底是怎樣的心境。
不過,一旁的白波和楚夜則有些頭痛,只聽楚夜鬱悶的言到:“大哥,還有心作詩?咱們可是去打仗的!”
張左耀騎在馬上白了楚夜一眼:“作詩?你看我像作詩的人嗎?此句乃玄宗李隆基當年途徑此地時所留,從此尼陳改名七曲名楊天下。叫你們多讀詩書,你們跟我猴急一般……再說,誰告訴你我們去打仗了?陛下的詔令是入劍州集結。”
這下白波不幹了:“陪戎又想說興元府會降一事吧!憑什麼啊?”
“虛!!!!”張左耀哪個滿頭大汗:“說了多少遍了,這話咋們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