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一章 望雄關,舉步興州,五代竊國,一字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普安軍鎮四山環抱,一水東流。正北邊的僕船山,東北邊是臥龍山,東南邊是鵪鳴山,南有天榜山,正西邊是漢陽山,把普安鎮圍了過嚴實,聞溪河自西北流來,穿鎮而過,遇鵪鳴山折向北再向東流去,行雲流水間,宛如仙靈之地。
在鎮子靠北,與聞溪河交錯的古蜀道上,有一座過街鐘鼓樓。粗大的石柱、圈木柱配合支撐,均齊矗立在石刻柱礎之上。巨大木抬梁支撐的是鐘樓上層的樓袱以及三層高的重簷歇山屋頂。翼角凌空,大氣怡然。
“那就是劍門吧!”張左耀此刻就站在這鐘鼓樓上北望,一眼就眺望到巍峨雄偉的天險劍門關。從遂州一路行來,他還興奮的想早點見到,不過此刻,白波從他臉上看到的卻全是擔憂。
“陪戎,別擔心了,認倒黴好了。記得當初在茂州入義寧軍時,我又何曾想過會一路打到隨州,還遇到陪戎……!”白波站在張左耀身後勸慰。
張左耀沒有回頭也沒回話,只呆呆的看著那劍門樓閣,好久,好久才開口:“也不算,只是有些丟不下南浦而已。”
“胡兄會看好家裡的!”白波邊說,邊不自覺的回望南邊,不過,除了普安熙熙攘攘的百姓和隨處可見計程車兵,哪裡能看到數百里外的南浦鎮。
為什麼說丟下南浦,事情要從入普安的那天說起。作為最遠的徵召部隊,青石軍最後抵達普安,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張左耀按命令過穿鎮而過,前往安排在鎮北面駐地時,見到兩個大人物,一個是改任昭武軍節度使,兼劍州刺史不久的後蜀大將張業將軍,一個是自己的老上司,現已升至劍州馬步軍都部署的張忠傑。
不是張左耀喜歡張揚,相比之前所有抵達的各州駐軍,南浦兵特有的整齊軍容,完備的皮甲兵器確實是太過耀眼了,正在這個鐘樓上議事的兩位將軍一眼就看出了這支守備軍的不同。於是急忙詢問,結果讓張忠傑高興的是,竟然是自己的老不下,哪個自己提拔的白丁張左耀領軍。
敘舊,談話,所有一切都是不能免的,張左耀自然一一回應,然而張左耀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位對他有提攜之恩的張忠傑此刻卻狠狠的推了他一把,他只一句話,還不是對張左耀說,而是對張刺史說的:“末將以為這支軍隊編入昭武軍舔守備太可惜了,不如給我吧,將軍看可好?”
張左耀當時一頭霧水,後來他才知道一切計劃趕不上變化。
張左耀他們出征之時,義寧軍所部已經出劍閣入利州,急行軍很快抵達興元府,而此次大舉投降的張虔釗,孫漢韶開城引軍入城,立刻交接了兵權,再三思慮後,他們決定並透過義寧軍將軍賀同黎之口請報於成都府,望舉族遷入京城。
也就是張左耀抵達普安時,蜀王已經準其奏表的詔令傳到了蜀北兩軍之中,並特准他們帶五千親軍一同南歸。張虔釗自然是立刻收拾行裝準備動身南行。本來對於蜀地來說,這是個好事情,然而對於義寧軍來說,卻是個頭痛至極的難事。張虔釗,孫漢韶這一走,諾大的地盤上各地守備軍均為收編完畢,一時間如何佈防都成了大問題。
而張忠傑在受降一開始就隨義寧軍北進,他此刻回來,為的就是替義寧軍來和昭武軍商議,無論如何,昭武軍都要分派出部分入漢中以便段時間內穩定山南道各州。
張業點頭同意義寧軍的求援,不過他卻只答應接防劍州所極之地利州,集州等地。至於更遠的興州洋州昭武軍則不參與。
而照安排,張虔釗啟程以後,義寧軍早已分派不出人員,甚至連最重要的興元府都只剩下賀將軍的三千親衛以及新招募的兩千老兵鎮守,哪怕多一個成建制的正規軍對義寧軍都是好的。青石軍被編入列。即刻準備啟程沿嘉陵江北上興州。
“興州,又是幾百里路,而且哪裡雖然口頭接受張虔釗的歸蜀,此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