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四章 成紀之行(下),五代竊國,一字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老者驚歎的目光中,硬塞出幾串銅錢,張左耀匆匆離開了昨日借宿的老伯家,繼續踏上前往成紀的路途。走著走著,天空已放亮,雖然溫度還是很低,不過卻不妨礙張左耀審視成紀的風光。

比起天水上邽,成紀的灌木稀少一些,也更矮一些,於是,在這寒寒的冬日裡凋零之後,也就略顯的更荒涼;不過,那四望的田地,秋日裡扎堆的麥垛,卻說明了,這裡適合農桑,而且今年的收成應該也不錯。

成紀城比想象中的要大,越過最後一道小坡勒住馬韁,便可以將南城牆盡收眼底,沿著起伏的地表東西延展,起碼也有四五里長,而看南北向的山地走勢,應該西牆會更長。

越近城池,彎彎曲曲的土路行人也漸多,厚厚的冬襖讓他們看起來格外笨拙,也不知在他們匆匆的腳步下,走著什麼樣的生活。

“站住!”南門前,張左耀明明已經下馬等待盤查,搞笑的城門守衛還是要多說上一句。

扶刀而立,張左耀不會在人家家門口就丟掉氣勢,自然他也不想多生事端,於是伸手遞出一份東西,他說到:“我等乃是上邽蜀軍信使,速速稟報你們校官吧!”

遞上去的也就是蓋有張左耀印信的介紹信而已,不一會,便有更大的軍官從城樓上奔了下來,交涉一番,一個小兵領路,他們也就直奔成紀張府而去了。

張府的宅院在成紀東城望水山下,那裡地勢較高,是成紀城唯一一個可以望見城池東面數里開外的渭水支流瓦亭川河的地方,因此而得名。

“喲,將軍,十分不巧,今日逢五,我家阿郎入山拜佛去了。”張家大宅門口,張左耀沒有如預想的等到張翁,而是見到了秦州歸蜀時充當聯絡人的張家大管家。

“拜佛?張公不是不信佛嗎?”張左耀十分鬱悶,還真不巧。

“也好,將軍遠到而來,不如進屋休息,我這就派人去通知阿郎回府!”張管家其實也挺好奇的,一邊好言招呼,他心眼裡一邊感慨,這位將軍也太不把自己當回事了,孤身就奔成紀來了。

“算了,就是那座廟宇是嗎?”張左耀就是怕出情況,這才分兩日趕路,這正好,不算累不說,一抬眼,他就看見了張府院後的望水山上山腰有一個八角佛寺。

“是,是,正是那裡,既然如此,我來領路!”

“那就有勞了!”

……

說來奇怪,望水山上,山腳是成片的竹林,而行至半山,高大的柏木隨處可見,一改張左耀北上時所見的景色,估摸著,都是人造的林木。

一邊沿者山道攀爬,張左耀便好奇的詢問起來,於是,張管家也充當起了導遊,這片山林的製造者,不是別人,就是張家先祖,至於為什麼,張管家也不得而知;而秦州幾經戰亂,成紀甚至幾次落入吐蕃手裡,但這坐山卻完好的儲存了下來……

“張將軍,多日不見,沒想到你還會來看我這老頭子啊!!”望水寺前院門口,還是那身白淨的長袍,還是那飄飛的白髮,張家阿郎神清氣爽的抱拳迎接張左耀。

“張公,冒昧來訪,不要見怪啊!”張左耀一遍回禮,一邊再次感嘆這快升仙老伯精神頭很好外。

“那裡那裡!快請,快請!”

“張公請!”

客套完畢,一人不急,一人不提,張翁和張左耀一時間倒像是兩個普通遊客一樣轉悠了一下望水寺,更離譜的是,張左耀盡然也靜下心來陪著張翁聽經拜佛,直到天色將晚,也該吃飯了。

寺院嘛,簡樸而幽靜的禪房,一張古樸彎腳的八仙卓,幾份齋菜,張左耀和張翁靠著窗戶對面而坐著。別說,破具三分紅塵世外的感覺。

“張將軍,說吧,這次突然北上,找張某有何指教?”一直自稱老夫,而此刻張家阿郎突然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