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九章 上邽雜事,五代竊國,一字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萬貫?”韓昭卿先是一臉錯愕,再是懷疑,最後歸於平靜,但平靜中帶著些許嘲弄,些許鄙夷!

另一面,張左耀似乎卻滿不在乎,反而鄭重其事的點頭確認:“對,三萬!”

兩人商量的,便是今後若然貿易局穩定,那麼將會上繳給刺史府的定額稅賦,按常理本該韓昭卿開口,張左耀砍價,不過此刻卻反了過來,一出口,張左耀將數額定在了三萬貫,也就是說,今後每年,貿易局將以商稅名義向刺史府上繳六萬貫,這個數目顯然高出韓昭卿心裡的計算太多!

沉默半響,韓昭卿搖了搖頭:“張都使,老夫不知道你打算弄到這些錢,不過,需提醒都使,秦州雖然穩定了年逾,然邊境不安,百業待興,太過壓榨商旅,恐怕不合適的!毋中丞、韓尚書他們可不希望秦州出現變故!”

張左耀知道韓昭卿搬出幾位大佬是什麼意思,無非是怕自己收刮百姓,再次將秦州推入動盪之中,不過他卻笑了起來:“呵呵,使君善意提點,左耀感激,不過,使君可曾見到左耀收刮過百姓?再者,左耀有自知之明,秦州本為在下立足之地,怎麼可能自決河堤!”

韓昭卿自然同意張左耀的話,隨後剛想說點什麼,張左耀卻沒給機會,只丟擲一句誘餌:“其實,咱們秦州是有錢的!!”

“嗯?”果然,這話吊起了韓昭卿的胃口!

隨後,張左耀徐徐道來:“使君也知道,秦州相比蜀地,相比中原,算是苦寒之地,而相比再往西北走廊的其他諸州又算是個地潤物傑的好地方。所以,每逢戰亂,一路通商去往西北的商家大多都會駐留秦州,以觀局勢,若是穩定,他們會從開貿易,若是動亂,他們會撤回中原或蜀地。”

“而前些年,顯然秦州並不適合經商,商人們走的走,散的散,早已不復當年的景象,然而,既然有先例,就證明此事可以有作為。關鍵,在於方式和方法而已!”

“說得比唱的好聽!”韓昭卿第一反應便是如此,當然沉穩的他也只是心裡想想,嘴上,他卻詢問:“聽都使此言,必有良策?”

“良策?”張左耀一聽有些鬱悶,搖搖頭:“我能有什麼良策!我只是覺得可行便去做而已,據前些日子各縣的報備看,此刻引導商客回流秦州,正是時機!”

“哦?何以見得?”各縣報備的東西,韓昭卿自然清楚,而張左耀能探知,他也並不意外,但他看不出這張左耀所謂的時機在哪裡。

張左耀似乎沒打算瞞什麼,張口就來:“沒錯,上半年秦州商賦一萬貫,不多,也不少,但是關鍵在於,比較來看,與去歲同比,卻是增加了六成!再與秦州近鄰成州相佐,這個增長,是成州資料的三倍,這些都說明什麼?韓刺史定然能夠清楚!”

什麼同比環比,韓昭卿聽得迷糊,不過這卻並不影響他理解張左耀的話,這些能說明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作為河西走廊東部中心區,商人們對他還是有著一定的傾向性,大部分恢復商貿的商客,都會將買賣首先在秦州恢復起來,如此一來,秦州府收取的商稅也就比其他地方恢復得快。

“所以,貿易局當前最大的任務,便是透過比刺史府更有效的方法引導商客們恢復買賣經營!”

“如何更有效?降低稅賦不可行,買賣恢復,秦州也無法維繫!廣開商路……難怪!!原來如此!!可是……!”韓昭卿性子中庸一些,不過卻不是死腦經,顯然聯絡起宕州開商,他便清楚了張左耀的思量!不過他卻任然有疑惑,而且是大大的疑惑,更不知為何,說到可是,他又硬生生把話嚥了回去。

貿易局的事情大致沒了變化,隨後的談話裡,韓昭卿主動將話題牽引向了別處,兩人聊聊隴州兵事,聊聊京城動向,又說了一些瑣事,這便到了晌午,張左耀起身告辭,韓昭卿客氣一句,也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