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二章 機遇,五代竊國,一字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反有些言聽計從的味道!

聽了皇帝的回答,趙季良點點頭,這才回答起前面的問題:“趙廷隱上表,他已經交接好軍務,正在趕回京城的路上,且帶來三千子弟!另外,永平,武泰,武信等鎮也發來奏表,將會即刻趕赴京城弔唁先帝。我已嚴令驍銳騎軍廣派軍紀探查,以防有人善帶軍馬入京!至於悅莒(ju)王,以及南王都是正午便會回城!”

“陛下,司空,悅莒王已經提前,再有兩個時辰便會入城,南王則派人通稟,舊疾復發,或許會晚些時辰!”趙季良話音剛落,一個人快步入殿,之前,未有下人通傳,顯然,這也一個特殊時期的心腹大臣,此人張左耀還見過,就在毋昭儀為張左耀張羅的那次家庭見面會上,便是樞密院樞密使王處回。

悅莒王,也就是悅莒南王孟仁君,孟知祥長子;南王,則是張左耀曾經護衛過的,那位前去後唐遞交國書的孟知浩。而說到王處回,他本是與毋昭儀等一樣都是中立派,怎麼會和趙季良捆在一起?

道理很簡單,孟知祥還在,毋昭儀等人選擇了中立於各黨派,對皇子採取不幫襯,不拒絕的態度,這樣,只要他們緊靠皇帝,自然可以獨善其身!然而,當先帝離去,中立還可以繼續嗎?不,在這樣的敏感時期,往往不是友便是敵,不選擇一個立場是行不通的。或是巧合,或是天意,或是別的什麼緣由,孟知祥於宮中突然離世當天,守在跟前執事的大臣便是趙季良和王處回,當帝王離去,王處回第一反應是泣不成聲,而另一人趙季良呢,則是用敏銳的政治眼觀看到了機會,於是,他拉著王處回的手告誡:“先帝駕鶴西去,國不可一日無君,眼下又是各方藩鎮重兵環視朝廷,你我若不為先帝分憂,以國事為重,只顧傷心哭泣,又何以為臣,何以面君?”

就是這麼一句詢問,王處回身為中立派翹楚之一,自然也迅速恢復到了自己的角色當中,隨後,趙季良迅速著手聯絡朝中人手,幾番公開推舉孟昶為新軍,另一方面,王處回於宮外活動,首先聯絡禁軍都指揮使龍曉寧,將本就因皇帝病危而戒嚴的皇城徹底封鎖,隨後活動於毋昭儀,韓昭胤等人府邸,力勸他們倒向趙季良一方。於是,便有了新的帝王,於是,強強聯合,本在在軍方還有些地位的大皇子,連父親的喪事都未知曉,就失去了繼承地位的資格!

當然,這場由內到外的蛻變並不會如此輕鬆的就結束,因為在五代這個特殊時期,有一個十分困擾人的問題,那就是藩鎮勢力強大,若是大皇子孟仁君有心爭位,以他蜀大將軍銜號令各地軍隊反叛,或許,事情不會是現在這樣……

人們往往都知道宮廷蝶變是血腥的,然而,他們卻忽略了,這血腥未必來源於皇子們,有時候,這血腥不過是那些攀附皇子的人攛掇出來的。

顯然,突然進入隆興殿王處回,讓孟昶顧不得長時間跪拜而有些腫痛的腿腳,立刻立起了身子詢問:“張公澤有何舉動?”

即便是自己推舉出的皇帝,王處回也不敢怠慢,他急忙回答:“他已經派人到城門口迎接,不過因為龍將軍嚴令封城,許進不許出,他的人只能守在內城等候!”

“張公澤陵州容州勢力很大,手握重兵,眼下新銳之將軍多為與他征伐東川之人,不過,陛下也不過太擔憂,其一,先帝設立永平軍,並交於降將孫漢韶執掌,就有節制張公澤之意,眼下,漢韶已然上稟前來弔唁,並言明會集結軍隊以待朝廷呼叫,顯然,先帝當初給他交代過一些我等不知的事情。至於張公澤想拉攏大皇子,我看也未必能成什麼事。若是大皇子有心,他或許就不會回來奔喪!”趙季良信心滿滿,他有他自己獲知訊息的門道,不過,此刻在新帝面前,不賣弄一下自己的才華和分析能力,顯然是說不過去的:“當然,為了以防萬一,不如這樣,陛下直接派出皇帝的車轅前去迎接,若然大皇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