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章 遲來的風雨,五代竊國,一字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一十章遲來的風雨

同志們,奮鬥六十萬,總算第二次上分類強推。雖然對本書來說意義已經不大了。週一起,有票的投標,沒票的捧場吧,也算慰問一下一字。哎,感傷啊。。。。特別鳴謝:皮卡丘責編。。。還有一字的老書友(船長,無知,等等。。。)。。。再次感傷。。。。。哭泣。。。絕倒。。。。回家睡覺。。。。。

***************

蜀,明德二年七月初三,北唐皇帝下旨委任北疆重臣,武信軍節度使張敬達為北面兵馬副總管,陣大同、武信兩鎮兵馬於代州。再次對河東府的石敬瑭實施高壓策略。

七月十五,張敬達所轄之兵再次擴張,又添彰國、振武、威塞,官進諸鎮馬步軍督部署。至此,加上東面義武諸鎮,南面河陽諸鎮,河東府已被朝廷幾個重兵叢集團團扣死,石敬瑭面臨非反即死的絕地。

同月十八,石敬瑭也乾脆,他直接拋棄最後的遮羞布,開廟堂於晉陽(今山西太原),稱號晉,自己如願登上大位!

同月二十一,張敬達下令早已集結代州待命的北部三萬多人馬即刻開拔,揮師河東,同時,他還下令歸其節制的其他諸鎮各部起軍共伐後晉小朝廷。很快,河陽節度使起軍一萬四、義武節度府出兵一萬七千同樣即刻開拔,大軍三部和六萬有餘。

月末,唐王正式任命張敬達太原四面兵馬都部署、知太原行府事的詔令送達河東府邊城,而此刻,朝廷軍代州部與義武部已然會師並擊潰河東府一路援軍,軍威正盛,直逼晉陽;清醒認識到自己不是朝廷對手的石敬瑭下令收縮防禦,收攏所有援軍龜縮排了晉陽城,看起來似乎是暫避鋒芒,而天下有識之人紛紛將目光對準了北疆北面——契丹。

八月初一,代州守將八百里加急奔入晉陽城外三十里的朝廷招討軍晉安寨大營,傳來一個早已讓人擔憂不已訊息:契丹主耶律德光已然開始集結,似乎有大舉來犯之意。

張敬達原先駐守城外要塞晉安寨,掘壕立營,依山列陣,意圖困死石敬瑭;此刻他不得不當機立斷的下令,不再等待河陽部兵馬,權起大軍四面圍城,強攻晉陽府,並快馬通傳朝廷及北唐各部:石敬瑭不但謀反且勾結契丹外族即將來犯。隨後,唐帝隨即下達總動員令,北唐各個藩鎮,朝廷軍府衙門集結軍馬以備。可惜一切為時已晚,北部的軍務,除了張敬達這樣的能將,其他多為酒囊飯袋,訊息足足滯留了近半個月!

八月初四,就在唐王動員備戰之際,契丹的黑羽探馬卻已然出現在了雁門關北,而這之前,他們就已經發現此刻動盪的北唐在這些自古便是天險之地的地方盡然無一個強兵駐守,只留下幾個年邁的漢兵苦淚連連,跪地咆哮:這大唐的天下,到底怎麼了!!!於是,契丹軍號稱三十萬,過雁門,直入代州西南揚武谷,如餓狼般來了。

八月初九,晉陽城血戰十餘天了,護城後已有四五處不知是被屍體還是泥土填平,水早已失去紅色變得漆黑,然而,晉陽城頭焦黑的晉字大旗依舊張牙舞爪;城門呢,雖然然搖搖欲墜,似乎只要最後一擊便會分崩離析……望著這樣一個結果,張敬達只好留著血淚下令,停止攻城,收攏各部退還晉安寨,他需要休整從而迎接大敵契丹!還好,也是這時,河陽府援兵也陸續趕到,招討軍未必沒有一戰之力,只要能穩住戰局,外族永遠在中原呆不長……

隴州千陽老城城東三十里處一個山頭,梁木捆綁而立起的箭樓高高聳立,這時雄武軍的一個前沿哨站,放眼東去,那是一片望不到便得起伏丘陵,偶爾口上一處蘑菇般模樣的灌木,丘陵靠南一條盛唐官道蜿蜒而過,順著此路下去,西南不到六十里便到了雍縣地界。

“他不行的!”回頭看看最靠前的一座箭樓盯,張左耀手扶圍欄,一邊眺望著,一邊搖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