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州刺史君,五代竊國,一字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州,上邽縣。
雄武節度府在蜀王的昭命抵達後的第一時間便開始重建。就在張左耀向長安城跋涉之時,白波也是忙得昏天暗地的。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嘛,張左耀上去了,他們這些老人,自然地為也會有一個好結果。
當然,隨著蜀王昭命抵達的,自然還有張左耀不會在第一時間回到秦州的訊息,有點心思的人都明白,蜀王這是光明正大的支走張左耀,一面給了兵權,一面又支走將軍,這做法,確實讓人迷惑。終於,在一面忙活一面等待的半個多月後,白波便明白了其中緣由。
因為半月後,北上而來的新任秦州刺史抵達了成紀城,刺史名韓昭卿,據張左耀遞來的訊息,原鎮漢州,乃是刑部尚書韓昭胤之兄,年紀四十有八。而到任秦州第一天,成紀刺史府就釋出告給各縣衙,十日內整理出秦州五縣(不包括張家駐軍邊鎮)府庫錢糧帳冊送到成紀,以及通稟衙門人員情況,並著手各縣人丁戶籍整理。
這意思很明顯了,韓刺史想要第一時間掌握秦州政局;同樣是第一時間,上邽縣龍縣令,秦嶺縣當初暗地裡第一個附蜀的李盡李縣令,清水縣杜尚強接防以後任命的周縣令都派人奔到了白波大營,詢問對策。
白波這時才明白,張左耀其實早算到了蜀王的打算,所以,在送訊息來調二豹南下時,他就交代了,一切以四個字為準:死抓軍權!於是,白波回覆各縣令的內容也就兩個字,照辦!
而另一面,白波也明白了張左耀最初留下一個莫名其妙的軍令是什麼意圖了,張左耀要他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時候,以節度府名義下令,在各縣募兵,以每縣五百人為限額,而招募的新兵並非補充進新建的雄武軍,而是備守各縣衛所,名義上直接統轄於刺史府。
張左耀的軍令是要執行的,但是,這個軍令受到的質疑之聲無疑也是很大的,比如現駐紮伏羌的關志,比如駐紮隴城的任福等等,他們反覆派人詢問白波:將軍一面交代要抓牢軍權,大家絕不會多言;但現在他卻又自己募兵送到了人家刺史面前,這讓人很迷惑。白波自然明白,抓軍權,這符合軍中各方勢力的利益,怕是張左耀不說,大家都會這麼幹。至於後者,他只得親自奔忙去解釋了。
其實這麼做的道理也很簡單,有蜀王詔令,刺史府要分雄武軍原有兵權是不可能的,但原來的分不到,他還可以擴軍,擴充秦州守備軍,如此一來,即便打不過雄武軍,刺史府也會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這對於韓刺史掌控秦州政事來說,無疑是有巨大意義的。
但現在白波一先下手為強,替韓刺史做了決定,招募是節度府出面,編練新軍也可以安插大量雄武軍人員,即便最後將這支新軍送到韓刺史手上,局面也大不一樣了,雖然可以掌控但刺史不可能太依賴這支無法信任的部隊,而雄武軍本部也就安心了不少。張家呢,則會視這支新軍為雄武軍一部。
韓刺史不會再下招募令?如果他不笨,他就不會,秦州剛歷戰亂,原雄武軍張延郎撤退又遷走了大量士兵,兩千五百基本上是可招募的最大兵員了,再度擴軍,會損了秦州的元氣,也會給各縣尚未恢復的府庫支出造成巨大壓力;更重要的是,眼下在秦州局面尚未最後穩定之時,秦州屬於張家掌控的邊軍,同張左耀所領蜀軍也都是將近兩萬(加兩千多新軍),如果刺史執意再擴編,會給張家帶來不安感,到時候,頭痛的就不是節度府,而是刺史府了。
白波最理解張左耀,自然也就成了最忙得人,此事又不能公開說,他只好私下尋來有情緒的軍官好好一番解釋,這才統一了節度府的上層的意思,而後很快,刺史府便傳來訊息佐證了白波的正確,韓刺史主動要求雄武軍訓練這支新招募的新守備軍。而由刺史府提供所需糧餉。
正月二十一,普普通通的一天,天氣還不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