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二章 張虔釗的期許,五代竊國,一字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叫邊境摩擦,那就是你試試我,我試試你,你來我去,你去我來,天險之所以叫天險,就是因為其易守難攻,尤其在冷兵器時代,天險,就代表著,除非用數不清的人命去填滿溝壑,就無法攻克。大散關就是這麼一個地方!

四月二十六,鳳翔府陳倉城外。

數萬蜀軍在這裡的已經駐紮了不少時日了,而中軍帳上。坐著的,便是略帶些疲憊,面色焦黃張虔釗;由此,也可以看出他這個蜀北總督軍對此次蜀北會戰的賣力,話說這天下人都以為又是一次邊境試探的蜀軍攻勢,為何張虔釗會整得如此狼狽?這就不得不說說此戰對於張虔釗的重要性,或者說,要說說張虔釗對此戰的期許。而說這些,則要從他的過往說起。

張虔釗,遼州人,年輕時從太原牙校做起,以武勇聞於中原,莊宗時期,便為左右突騎軍使;當然,若單有勇力只能做個將軍;勇且善謀者才可可言其有將帥才,顯然張虔釗便是這樣一個人,這似乎也得益於他管拜大唐檢校尚書左僕射的父親張簡。官宦世家之風,讓張虔釗文可任刺史管制一方,武能大敗契丹鐵騎於嘉山之下,平定州亂,最後功授滄州節度使(後調任漢中)。

當然,事實難料,就是這麼一個能臣悍將,卻不能立足中原,乃至時局人運所迫,只得率家小部眾棄中原正統而奔蜀。但凡勇冠三軍的武將,最大的期許莫過於起亂世則征戰四野,而後為主平天下;但凡流芳之文臣,最大的期許則莫過於為民請命,為主治世,而後安家邦;

張虔釗是個能臣,也是個悍將,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沒有這個時代許多藩鎮節度特有的驕橫,倒是有一腔為家國,為百姓酣戰的熱血,這便是當初他為何積極響應前唐帝平鳳翔叛亂之因,他渴望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危難的國家,可惜,五路節度大軍,跌倒在了鳳翔城下,又一次唐王寶座的更迭開始;也同樣是這腔熱血,讓張虔釗對權力的得失看得很淡些,而這便讓他有了棄唐奔蜀,還漢中百姓一個太平天的勇氣。然而,正是這一次投降,也讓張虔釗看到了新的希望。

人治之天下嘛,當自己不能領導眾人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時,充滿理想的人總會期望出現一個能同自己志向相同或相近的領導者,顯然,孟知祥就是張虔釗心目中的人選,尤其是當他率領自己的五千精銳以及家眷南下成都之後,瞭解了孟知祥對蜀中的成功治理,對蜀國邊陲的積極開拓,更加讓他確信了這一點,加上孟知祥對他的禮遇,親自設宴接風,委以重任……

“賀老將軍可有訊息?”

“回將軍,還沒有,散關險要,想來義寧軍萬餘戰兵恐不能克!”

“是啊,我也知道難,可是這也是吾等破此困局,開啟北局的唯一一條路啊!算了,賀將軍向來不攻則以,攻則必盡全力,只有坐等訊息了!哎!唐兵可有新訊息?”

“唐軍援軍張從賓裹挾沿途烏合已由四千涇州增至八千。不過他只敢躲在陳倉身後的南由。康福節度所領的靜難軍所部援軍六千人,按說是此刻秦川之地的唯一的虎狼健兒,但除收編沿途駐軍擴充至萬餘外,他們馳援陳倉走得格外的慢,此刻尚未趕至雍縣!”

“你啊,老毛病又開始了,看軍先看將,這點很好,可是你就是隻看一面。張從賓雖然膽小,不過他的涇州之兵也不是沒有一點用,起碼駐城溺戰,協軍自保之力尚有餘的,所以,他若有心死守南由,固守住了陳倉之左線退路,我拿下陳倉又如何,若不能徹底擊潰守軍,最後還是一場空,這早已不是韓信那個年代了,偷巧可出奇,卻未必制勝!……至於康福,雍縣是陳倉東北唯一的要充,此刻還是沒有重兵把守我便隨時可取之而困陳倉,看起來他像是太謹慎了,確實有些怪異,這不像他,若他能及時入雍縣,不日便可馳援陳倉,咱們再本事,這點人馬,除非散關在手,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