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劍南的天下,五代竊國,一字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原本的故事裡,青石縣沒有那麼好打,有了七叔南城堅決的表明了戰鬥意志,敗軍雖不算有條不紊,也算湊合的安全進入了青石縣。
再後來恢復本色的董光成淡定指揮很快撲滅了城內煽動鬧城的尖刀兵,而賀少將軍急於立功貿然攻城損失不小。
幾個回合下來,他不得不請命於賀老將軍回援,遵守賀同梨定下的戰略,對青石縣圍而不攻。賀同梨接到訊息後,也只好回師協同。
而青石縣的戰果無疑對整個遂州的戰事有著牽動作用,縣城雖然被圍,卻也是穩穩當當定在了遂州的中間。
這樣一來,最直接的作用就在於大大鼓勵了北面方義縣守軍李長義部下計程車氣,原本各懷心思的各個增援部隊也看到了勝利的可能性,紛紛奮勇作戰,加上作為東川首將的李長義,勇武並非浪得虛名,此刻的他指揮有度,從容不迫,原本有利於西川的戰況急轉直下。
西川趙廷隱的驍銳軍被對方優勢兵力阻擊損失嚴重,直到友軍定遠軍趕到這才穩住腳跟,不過此刻雙方兵力都在兩萬多,西川軍只得暫緩攻勢。
再後來,孟知祥得知遂州進展不利,又親率飛綽軍趕到,不過這卻是在遂州僵持了月餘以後的事情了。
有俗語說:久則生變,夜長夢多。方義的攻守戰事也是如此,不斷的僵持中,李長義始終無法將溜滑的趙廷隱趕出方義,而遂州的糧草軍械,人員都在大量消耗,最終,有人不安心了。
公元九三二年,後唐長興三年十月初,支援方義的東川正夏軍因糧草不濟而譁變,扣押李長義,加上其他各路援軍的漠視,最終譁變演變成了叛變,西川軍迅速接收方義,擒殺潰逃的頑抗之敵。
十月中,被圍數月的青石縣被攻破,董璋次子董光成及一干將領戰死於城樓。
十月末,遂州全境的東川軍悉數投降或者逃離,征戰兩個多月的遂州之戰結束。
後唐長興三年十一月末,遂州以北的各地駐軍紛紛宣佈投誠西川孟知祥。
十二月,遂州以南各州也放棄抵抗。
春節前夕孟知祥完成對東川的接收,進入整頓兩川的時期,改制各個東川各部勢力,全盤控制整個蜀地。
公元九三三年,後唐長興四年,後唐迫不得已承認孟知祥在兩川的實際控制權,封其為蜀王、東西川節度使……
當然,這一切都是原本的故事。
而此刻,因為一個家仇,張左耀潛進了青石縣;因為機緣巧合,張左耀率領殘兵衝向了青石縣的南城城樓;更因為奇蹟的出現,南城門被搶下;結果青石縣被攻破了,張左耀成了西川軍一個小兵頭。
當他張左耀躲在營帳裡休息時,義寧軍統領賀同梨老將軍接到了青石縣拿下的訊息。一邊大罵兒子魯莽,一邊卻笑得合不攏嘴。同時他傳來命令,立即組建青石守備部隊,而義寧軍前鋒軍主力抽調出來北上匯合中軍。
當執行巡邏任務的張左耀不忘那不未完仇怨。誓要殺掉劉家家主之時,賀同梨的飛騎奔進了前鋒軍大營。歷史的列車,似乎在這裡滑出了車軌。卻不知是否該駛向何方。
“是哪支人馬要留下?不會就是我們吧”回到自己的營帳,張左耀剛剛知道義寧軍就要開拔。
“大人,你怎麼知道?”留在營內的最後一個什長白波驚訝的望著張左耀。
“呵,還真猜對了,這沒什麼,一路回營各處都在忙碌著收拾,卻唯獨我右衛營不慌不忙的,自然猜到了可能是我等留下。”張左耀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所知的全部就是孟知祥在這次戰爭中統一了兩川,至於其中的曲折他並不瞭解,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對自己不必北上作戰而感到高興。
“張隊正,張隊正在嗎?”沒聊兩句,有人在營帳外叫喊。
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