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佳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危機來襲 上,我在古代發家致富路,陸佳辰,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風衣、夾克和?紙給我帶來了財富和名氣,免費學堂更是給我帶來了良好聲望。現在十里縣城謝大善人謝家的名聲,已經隱隱有與老李家看齊之勢。
而隨著我的發家,整個陳家莊的人都跟著我沾光,一躍而成為遠近聞名新富裕起來的第一村,現在村裡每家每戶的生活水平幾乎都達到了小康水平,可謂家家有餘糧、戶戶不愁吃穿,雖說還沒有個個綾羅綢緞,但破衣爛衫的完全在村裡絕了跡,尤其在我捐給陳氏宗祠八百兩孝敬之後,老爺子做為族長很是接濟了村裡的幾家困難戶,給他們買衣送藥送糧、噓寒問暖,“貧困”這兩個以前村裡人都耳熟能詳的字眼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了。
而老爺子這番舉措,在贏得村裡眾人交口稱頌的同時,他的族長之位就完全的穩如泰山了,若說以前還有幾位陳氏村老跟他暗地裡較勁,但現在卻是一個個的對他拍起了馬屁,極盡爾虞奉承之能事。
陳家莊的一夜暴富,在人人稱羨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後遺症。直接的一個就是出現了一股向陳家莊遷徙的移民潮,也不知這些人從哪裡聽來了小道訊息,只要住到陳家莊成為陳家莊裡的一員,他就會被謝大善人也就是我招錄到手下做事,成為光榮的謝氏商會一名員工,從此過上豐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剛開始幾天來陳家莊要求落戶的人,也就五六家的樣子,老爺子見他們拖家帶口的大老遠跑來實在是很有誠意,再加上村裡的壯勞力都進了商團,其餘種莊稼的人手就有些短缺了,所以就答應了下來。但這口子一開,這股移民潮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尤其在四月初的這幾天,每天趕來要求落戶的移民就足有十幾家之多,別看這數字不起眼,古代的一家子概年可是很大的,有的一家四世甚至五世同堂,從上到下就好幾十口人,這一算下來,每天要求來陳家莊落戶的人口總數就至少有百多人,有時要超過兩百人。
若是都接受下來,不出幾天,陳家莊的外來人口就會大於本地人口,那可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兒。所以,老爺子也有點著急起來,在一晚召開了宗祠大會,村裡的一眾村老一致決定不能接受太多的外來人口,最多的名額只能是本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名額一滿就見人攆人,不准他們踏入陳家莊半步。
這個無奈之舉,當然不能讓那些滯留在陳家莊外頭的移民滿意,在一些人的鼓動下,甚至差點鬧起事端來。好在老爺子當機立斷的派人召集了村裡的眾護衛,個個刀劍出鞘、彎弓搭箭,嚴陣以待,又許下每家每戶一定數額的遣散費,才避免了一次危急。
這事過後,雖然大多數的家庭,特別是十里縣本地人都回去了,但一些十里縣城外頭大老遠趕來的人家,卻是逗留在了距離陳家莊五里外的一個小山坳裡,為數還不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不下百多人,他們在那裡以木建房,開村立寨,竟然大有長期定居的意思。派人去打聽了才知道,這些家庭都是破產的農戶,在自家時就一無所有了,現在老爺子給他們每家每戶發了不大不小的一筆“遣散費”,他們勉強還能過活些日子,他們一致的盼頭就是希望能借著陳家莊這塊“風水寶地”沾點光,在旁邊撿點這個富裕村的油星吃吃,當然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想著過些時候,陳家莊能發點善心,接受他們入村。
這在旁邊突然出現的小村寨,立時又引起村裡眾人的議論聲,有說直接排護村隊攆人的;有說再花點錢勸散的;有說直接報官讓官府來辦理的……雖然大家意見不怎麼統一,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不希望自己村子旁邊有群“流民”在“虎視眈眈”,“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這個道理古今都一樣。
老爺子沒法下,又召開了宗祠大會,並且以族長的名義也正式邀請了我這個外姓參加,其他的除了幾名村老外,就是沒一輩分的幾名各自代表,其中有陳東、陳西,不過他們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