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佳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防禦工事,我在古代發家致富路,陸佳辰,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構建陳家莊的整體防禦計劃,我心裡早就有了點譜兒。從後世的電影電視中也見過不少古代的城池堡壘建築,正所謂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反正把陳家莊當作那些碉堡之類的軍事建築來建設就對了。
第二天在我結束了一天的生意,而且又直接招收了三十二名護衛之後,就回村找來正在督建英烈祠的老李叔,和他這位現時代的土木工程師進行了一番深入交談,最後確定了一項偉大的建堡設壘工程。
首先的內容就是按照先行建城的方法,先把這整個村堡的總體面積界定出來,建設圍牆,然後再根據所需在圍牆裡面建設其他建築。反正據老爺子所說,在陳家莊外圍三里範圍內的土地都是屬於本村的,所以我的構想就是在村子三里外就開始建造圍牆,這個提議當時就把這位老泥瓦匠嚇了一大跳,按照他的說法憑藉他幾十年的施工經驗來判斷,要是這麼個建設法光光圍牆就至少不下於二千兩銀子的投入,以百人施工隊計算,而到總體建成完工的話,至少也要花費十個月左右的時間,這還不包括後繼的在圍牆裡面鋪設道路,興建住宅等等其他費用。
這點工程費還是在我的承受範圍內的,我是個要麼不做要做就力求完美的人,當下就讓老李叔在村子外招收儘可能多的人手來參與這項施工,銀兩不是問題,不要怕花錢,但是工程的質量一定要保證,而且要爭取在半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個工程。
有了我不怕花錢的承諾,老李叔馬上就放下了心思,精神抖擻的應諾了這份差事,做為本村人他當然知道這項工程的重要性,這次村子遭襲,他自家的一個親侄兒就被土匪所殺,老李叔可說是有了切膚之痛,要是這個圍牆早點建成的話,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初步確定了這項工程的規模後,我和老李叔又就具體的施工細節做了討論,我的意思是最好就地取材用山石來做圍牆的材料,但老李叔的意思是,若用山石做材料的話圍牆就很難造的高,同時又增加了施工難度會拖慢工程的建設速度,他的建議是在圍牆的下方用一部分山石固定地基,而上面的則用硬土夯實中間填以石子或者花多點錢直接取土燒磚,用磚塊鋪設圍牆。
我想想也是,這時代又沒有起重機,若想用石塊把圍牆造高,真正起到防禦外敵的效果,顯然這技術上就很難過關。
不過,若是按老李叔用磚塊的話,倒也是費時費力費錢的很。這時代的磚瓦房還算是奢侈品,由此可見這燒磚燒瓦還是個“精緻”的手藝活,出產速度不快不說,這質量也讓我也是擔心的很,要是有後世的鋼筋混凝土來建造就好了。
想到這,我突然的就靈光一閃。鋼筋混凝土沒有,但混凝土說不定就能製造出來,這玩意比起現在所用的那些石灰膏可強上許多了。這混凝土我多少還是有點印象的,它的構成就是石子、水泥、沙子,但問題是現在上哪去找水泥去?
不過,我記憶中朦朧的記得在後世的一本工程書中,看到過水泥的發明史,好像最先是個英國的工程師當時接受了建造燈塔的任務,然後就率先發明瞭原始水泥,後來又得到了後人的不斷完善,變成了後來廣泛使用的水泥。
而這個工程師當時所用的方法,說起來倒是很簡單,就是用石灰石、粘土、砂子、鐵渣什麼的進行充分煅燒,然後粉碎注水調和就成了原始水泥砂漿。
既然知道了方法,加上所用的材料都能找到,唯一要考慮的就只是高溫煅燒的問題了,不過想來用現在的技術手段,讓村裡的那些手藝人共同參謀一下,建造個高溫土窯還是可以的。
這樣想完我當即高興的一拍自己大腿,哈哈大笑起來。
在老李叔詫異的眼神中,我把這種“新型”的建築用料向他進行了說明,告訴他要是用這個混凝土來建造圍牆的話,就跟山石的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