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神性人性
拎袋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神性人性,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拎袋魚,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底是相信此時的曹孟德還算純正的漢臣,哪怕他有自己的野心,但最多不過是想成為漢朝的徵西將軍。
哪裡會想到自己未來成為了大漢的掘墓人魏武帝?
“孟德,有些原則一旦在心裡打破,那麼往後餘生,你的道德準則就會一降再降,成為不擇手段、心狠手辣,連睡覺都不得安穩,生怕他人謀害自己,還編出‘吾好夢中殺人’這等話的梟雄。
這樣的道路,看似捷徑,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最後卻反而與自己最初的夢想背道而馳,你想成為這樣的人嗎?”
“我……我……”曹操感到茫然無措。
如果說之前一系列誤殺,再到明知呂伯奢無辜而故殺,是讓曹操心態逐漸轉變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帝王思想。
這樣的思想雖然能超越人類自身的侷限,往往是成大事者、特別是當皇帝所必備的條件之一。
像劉邦面對父親被烹,仍能毫不示弱地說出讓項羽分他一杯肉羹。
像李世民弒兄殺弟,逼自己父親退位太上皇,往後又能兼聽則明,與眾賢臣完成貞觀之治。
像朱元璋乞丐出身,開局只有一個碗,卻締造了漢民族的最後一個王朝,讓分裂已久的南北兩地,再度融為一體,但他同樣也在明初掀起大案,動輒牽連屠殺數萬人。
這些標誌性的帝王,都擁有類似超越人類侷限的思想,甚至他們比曹操在歷史上表現的更加優秀出色,但也更加冷酷無情。
而曹操矛盾的地方卻在於,他既是冷酷無情,胸懷大志的政治家,卻又同樣是天性爛漫,不拘一格的文學家。
他有時候比起那些帝王們更加多疑敏感,但有時候又比他們更加多情浪漫。
如果把走上帝王之路所必備的條件稱為“神性”,那麼曹操則是在逐漸走向“神性”的過程中,偏偏又無法割捨掉自己的“人性”。
這就是他為何會成為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轉變最大,性格表現最為複雜的人物。
這也是為什麼迄今為止近兩千年,曹操雖多負罵名,卻仍能獲得許多人喜愛的原因。因為他比起高高在上的帝王們,要更加的像普通人,有著更多的人味。
此時的曹操,在代漁的追問下,心裡不斷進行著天人交戰。
一方面理性告訴他:“就算代漁施展大神通,能讓呂伯奢一家都活過來,但這有什麼意義?做過了就是做過了,再來一次同樣的處境,你曹孟德還是會先下手為強,痛下殺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