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喜縣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5章,一刀傾情,安喜縣尉,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厲秋風雖然無意官場,不過在錦衣衛當差五年,每日裡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之間也有了不少官場的習氣。對於錦衣衛,他心中可以說是五味雜陳。一方面固然知道錦衣衛勢力極大,不少錦衣衛作威作福,仗勢欺人。另一方面卻也知道大多數錦衣衛也是吃糧辦差,與尋常衛所的軍卒並沒有什麼兩樣。而且不少錦衣衛的密探混入漠北韃子軍中,以及東南沿海的倭寇巢穴,為朝廷打探軍情,不少人因此慘死在韃子和倭寇的刀下。是以不知不覺之間,厲秋風便會站在官府的立場上去想事情,很多時候,他憂心的並不是百姓的生死存亡,而是朝廷如何才能度過難關。
但是方才聽廟祝一席話,卻在他心中攪起了極大的波瀾。皇陵之爭,永安城大戰,一直到虎頭巖下山腹中的恐怖幽冥世界,推根溯源,卻是朝廷黨爭所引發。而這場黨爭的關鍵,便是江南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楊廷和一黨和劉康一派,從本質上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想爭奪土地,維持自己一派在江南的勢力。只不過這些人爭權奪利,倒黴的卻是平民百姓,而最後受到損失的則是朝廷。一方面百姓失去田地,雖然對大地主也有怨言,但是最後這股怒火往往要轉嫁到朝廷身上。另一方面,百姓依附於大地主,所種的糧食大半由大地主獲得,而大地主大半都是朝廷致仕的官員和秀才、舉人、進士,這些人不向朝廷納糧交稅,使得朝廷歲入劇減。如此一來,便無力消滅倭寇和抵禦韃子兵的攻擊。若是事情沒有變化,只怕終有一天,大明天下將落入敵手。
厲秋風越想越是心驚,廟祝卻並未在意,接著說道:“所以說王舉人收買土地,反倒是為平民百姓做了一件善事。不過若是沒有城隍娘娘保佑,他也沒這份福報。咱們這位城隍娘娘,那是最靈驗不過啦。”
厲秋風心下暗想,若是城隍娘娘真的保佑王舉人成了大地主,只能說她是善惡不分,助紂為虐。只不過心中雖做此想,自然不能說出來。厲秋風抬頭看著城隍娘娘的神像,口中說道:“聽說這座城隍廟建了有上千年了。在下在別處也見過不少城隍廟,可是裡面供著的都是城隍公,最多同時供奉城隍公公和城隍娘娘,單獨供奉城隍娘娘的廟宇,這還是第一次看到。”
那廟祝最喜歡別人向他打聽城隍廟的來歷,聽厲秋風如此一說,登時眉飛色舞,將這位城隍娘娘救下全城百姓性命的傳說又說了一遍。厲秋風笑道:“這些都是傳說罷了,做不得數。”
廟祝瞪大了眼睛,對於厲秋風不信他的話,倒有些不滿。只聽他說道:“大爺,傳說不傳說的咱不知道。可是咱們這位城隍娘娘,確是有來歷的人物。小人做廟祝也有二三十年了,接任廟祝之時,都要由上代廟祝交代一些事情。小人曾聽上代廟祝說,這位城隍娘娘是有姓氏的。據說她本姓徐,嫁與貴人為妻。後來貴人遇難,她逃了出來。一路之上救了不少人,上天感念她心地善良,這才使得她肉身成聖,做了天上的神仙。徐娘娘帶了手下十八名神仙,在人間扶危濟困,廣結善緣。大爺,若是這位城隍娘娘不是真人,又怎麼會有姓氏流傳下來?”
厲秋風知道這些市井之人,最喜歡傳說這種鬼神怪談,卻也懶得與他爭論,只是微微一笑,道:“善惡出於一心,只要一心向善,即便不拜神佛,鬼神卻也不敢冒犯。先生以神仙之說感化百姓,卻也是一件極大的善行,在下佩服。”
廟祝聽厲秋風推重自己,心下也甚是高興,正想再說幾句,忽聽廟門外有人說道:“這天下的城隍廟咱也去過不少,可是隻供奉城隍娘娘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這人話音方落,卻聽另一人沉聲說道:“城隍雖然居於廟宇之中,卻與那些傳說中的神仙不同。城隍大多有名有姓,乃是為百姓做下好事之人,受了百姓的尊敬,才被舉為城隍。是以城隍在神仙之中的地位雖然不高,卻是最親近百姓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