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赤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6章 九孔符號密碼鎖,鑑寶無雙,青木赤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門口開在弧形青銅壁上,也就是半圓的圓形部分;而在豎面青銅壁上,也有一個方形洞口,洞內同樣有一個青銅絞盤。這和上面的結構基本都一樣,只是沒有“電梯”門。
這個青銅絞盤,顯然是上去時要用到的,料想這個應該就是隻能單向轉動了。
出“電梯”之前,吳奪俯身透過底面的縫隙往下看了看,下方是一個比青銅柱的底面積大一圈的水池。
水池確實不是孤立的,因為前後都有類似河道的銜接,裡面的水也有流動的跡象。
由此看來,這裡應該是鑿穿了一處地下暗河的“頂蓋”,同時在“電梯”下方將河道的這一處改成了圓形水池狀。
吳奪據此推斷,當年建造巴王廟的時候,很可能在“挖井”的時候就發現了地下暗河,所以再建密道之時,便沒有直接開鑿,而是頗具想法地弄了個青銅“電梯”;同時,下面的暗河也可以稍加改造利用,作為安全保障。
吳奪起身後和吳大志就此離開了“電梯”,走出了梯間;而眼前,則是一條和門口大小一致的通道。
通道不長,頂多五米,通道的盡頭,又是一間石室。
這間石室也不大,同樣沒有門,三米見方,長寬高都在三米左右。
很顯然,這間石室是個過渡性的,因為在石室的一面石壁處,開鑿出了向上的臺階;臺階的上方頂部,也開出了一個邊長一米半左右的方形出口。
祖孫兩人先在石室內簡單觀察了一下,沒有什麼新發現,便拾階而上。
上去之後,正衝臺階的,是一處小平臺,垂直於小平臺的後側石壁上,出現了一道青銅門。
青銅門高約兩米,兩扇門共寬約一米半,門上沒有紋飾,但是每扇門上都有橫向三道、豎向兩道的方稜凸起,看著還真有點兒現代氣息,同時也感覺十分堅固厚重。
這青銅門表面像是經過什麼特殊處理,沒什麼紅斑綠鏽,只有一層十分均勻光亮的氧化層,而且氧化層的顏色也比較特殊,淺褐色中隱現藍光。
兩扇青銅門閉合得十分緊密,沒有輔首,沒有外鎖。
只是在靠近中縫的兩側門面上,共有九個小圓孔,左三右六。
左側三個是豎向排列;右側六個是兩橫排,每排三個。
小圓孔的直徑約有兩厘米,不是通的,只是下凹半厘米左右。小圓孔之間的距離,也都在兩厘米左右。
祖孫兩人分別打燈細看圓孔,吳奪看左側三個,吳大志看右側六個。
吳奪發現,這些圓孔的底面上,都有符號。
這些符號有點兒怪,吳奪隱隱感覺像是文字,但卻又和巴王廟裡看到的類似楚國金文的篆字不是一種。
三個符號各不相同。
而吳大志看到的圓孔底面上,也都有這種符號。
六個符號各不相同。
兩人又分頭看了看對方看過的符號,兩組圓孔,左三右六,底面上一共九個符號,還是各不相同。
吳大志舉燈,吳奪先拍照片,他一邊拍一邊問道,“爺爺,這些到底是不是文字?”
吳大志緩緩點頭,“這應該是一種巴國文字······”
“嗯?那巴王廟裡能夠辨認的金文,不也是巴國文字麼?”
吳大志活動了一下腰身,“因為巴國在戰國時期就消亡了,關於巴國文字,學術研究一直不深而且有爭議。據我所知,巴國存在過三種文字,一種就是類似楚國金文的篆字,就像上面巴王廟裡見到的那種。”
吳奪點點頭,“那這又是一種嘍?”
“嗯,依我看是的。這種,是一種獨立的符號文字。另外還有一種,是巴國在被西周封國之前的象形紋樣。”
“我明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