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赤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章 九鼎,鑑寶無雙,青木赤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您如果想認識他,我也可以介紹啊。”吳奪應道。
“所謂不時之需,就是現在不用,以後說不定會用到。現在,先不用介紹。”
“好,那掛了之後我給您發過去。”
結束了視訊通話,吳奪將權浩然的聯絡方式給吳大志發了過去。
實際上,這件事情讓吳奪有些晃神。
不僅僅是有關於吳鏑,而是他愈發感覺到,這古玩行裡的水,比他想得還要深。冷不伶仃冒出一個廚子,居然還有這般身份,而他還曾和吳鏑是搭檔,他們當年一起要做的事情,自己居然連想都想不到!
吳奪一時還沒有睡意,靠在沙發上,順手開了電視和網路機頂盒,搜了個文物紀錄片系列,隨手點開了最新一期。
電視機中,傳出了一個渾厚悠長的男中音:
“九鼎,已經成了華夏的代名詞之一,也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夏商周三代,九鼎被奉為傳國之寶。戰國時期,楚國有“問鼎”之事,秦國有討鼎興師之舉。”
“而在戰國時期,九鼎卻神秘地消失了。後世的帝王們,屢次尋找九鼎,卻一直未果。同時,也發生了多次重鑄九鼎之事,武則天,宋徽宗,都曾重鑄過九鼎。”
“重鑄的九鼎,和真正的大禹九鼎,自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數千年來,大禹九鼎是否依然存在、究竟去向何處,已然成了一個巨大的謎團。對大禹九鼎的猜測和找尋,不管是王侯將相,還是民間高人,都曾做出過不懈的努力,但時至今日,依然未能破解。”
······
吳奪定神。最新的這一期,是關於“九鼎”的。
夏代的事情,史料記載實在有限。而最早記載九鼎的史料,是春秋時期的《左傳》;後來漢代的《史記》中,也有明確記載。但這些史料,和夏代終究是相隔太遠,真實性依然有待考證。
《史記》雲: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
夏朝滅亡,九鼎為商王所得;商朝滅亡,九鼎為周武王所得,遷於鎬京。
後來,周成王在洛邑營造新都,又將九鼎安置於此,被稱之為“定鼎”。
再後來,九鼎卻神秘消失了。
關於何時消失,說法不一;其中,在戰國時期消失,擁有相對較高的認同度。
不過,即便是戰國時期,也有兩個說法。
一個說法是在周顯王時期。周顯王時期,秦國曾派兵“搶鼎”,周顯王借齊國之兵打退了秦兵。而九鼎,卻淪沒於齊國泗水之下,就此再無蹤影。
另一個說法是,秦昭襄王滅掉東周之後,就此得到九鼎,隨後便將九鼎遷往秦地。結果,就在遷移途中,九鼎沒了。
象徵至高無上的九鼎神秘消失,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乃作傳國玉璽以示皇權。
吳奪很認真地看完了這期紀錄片。
但實際上,這個紀錄片也並沒有確切的結論,只是引用已有的史料和採訪相關專家的說法,展示一些九鼎涉及的地理風貌和一些透過構想設計出來的圖片。
有些史料還相互矛盾,有些專家的說法也彼此存在爭議。
甚至,就連“九鼎”到底是九隻鼎,還是刻畫九州的一隻鼎,也都存在爭議。
看完之後,吳奪點了一支菸。
彷彿是不由自主地,他想到了寧霜說的“大專案”。
這其中,有好幾個專案組。寧霜去了長安,正是秦地;還有人去了青都市,而古泗水,就在如今青都市的大範圍內。
國家考古隊的大專案,難道是尋找大禹九鼎?
寧霜早就說了不能透露,吳奪也不好問她。但是,吳奪卻又想到了吳鏑和權浩然當年的“合作”······
如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