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琅轅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西南征地,回到前世做大牛,孔琅轅傑,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宏濤向桌上酒菜一指,說道:“各位大人,我們又得了一份好差事,正好可以慶祝慶祝!”

李道夫和郭子義笑道:“好,好好”三人舉起酒杯,一邊暢飲一邊交談。

楊定伯從道臺府出去後,坐上轎子去找下榻的地方。在街道上行了一會,突然感覺一陣搖晃,接著是轎伕停下腳步。一個男子的聲音在轎前響起:“大人不能徵地啊!大人!”

楊定伯開啟轎簾,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青年男子跪在轎前呼喊,不知所為何事。

一旁隨行計程車兵呵斥道:“快閃開,不要驚擾上差大人?”手扶著刀把,作出要拔刀的姿勢,向前跨上幾步。

誰知那男子絲毫不懼,看見角簾掀開,向楊定伯喊道:“大人,不能徵地啊!百姓們都吃不起飯了!”

楊定伯不明白為什麼說這些話,但是看他神情緊張,很像是一個老百姓在說出自己的心聲。想要弄清狀況,便問道:“你是做什麼的,為什麼攔截我轎子?”

那男子不再理會一旁計程車兵,跪著向前走了一段,靠近楊定伯,說道:“百姓們都快吃不起飯了,這個劍譚普辰非常難種植,而且需要田地非常多!假如把老百姓的土地徵收了,我們就再也吃不起飯了!”

楊定伯看他說的誠懇,便讓他先站起來,接著說道:“向百姓徵地,自會有補貼!百姓正好可以拿著錢財去買些吃食,這有什麼不好嗎?”

那男子不認同楊定伯的話,說道百姓們分不到多少錢財,而且誰也不能保證劍譚普辰要種多長時間。百姓們不想失去這個唯一保命的土地。

楊定伯卻不信,西南這邊一直是稅收重地,每年向國庫繳納不少,不覺得這裡的百姓有什麼吃不起飯的可能。那男子便說道,要帶他去鄉下看看。

楊定伯也正好想摸清這裡的情況,看看種植茶葉的事情是不是適合推廣。便換上行裝,跟著男子去往附近一座村莊。

一路上閒談,知道這個男子叫福娃。出身窮苦,有一畝田地,平日靠搬運苦力掙錢。

一行人走到這個村莊路口,楊定伯看見有幾個孩童正在分食果子。那果子個頭比較小,而且顏色青綠,幾人吃了後,想必是果子酸澀,都張著牙一副難受的表情。

楊定伯猜想他們不知從哪裡摘的酸澀果子,竟然幾個人分食一個。而且每人衣服髒兮兮的,一看便知是很多天沒有洗過。一個個長的面黃肌瘦,一點也不像是其他孩童肥嘟嘟稚嫩的小臉蛋。

沒想到這裡還有這麼貧窮的孩子,楊定伯嘆了口氣,隨著福娃走進村子。

有幾個人提著鋤頭等農具要去村子外的田地,見到福娃後打了招呼。楊定伯也向他們點頭示意。

楊定伯這時看見眼前的房屋很多都已破損,有幾間是那種泥土堆起來,有的甚至連窗戶都沒有。

再往前走,經過一處矮牆。看見一位老翁揹著一捆柴火準備進屋。可是步履蹣跚,看起來非常吃力。待走進門口時,門檻稍微有些高,而老翁無論如何都邁不進去。每次腳抬起來都碰上門檻,好幾次差點摔倒。

楊定伯身高馬大,透過牆頭看得清清楚楚,眼看他走路吃力,便向他喊道:“老人家,我來幫你!”然後向院內跑去,福娃也跟了過去。

楊定伯走進那老翁身邊,攙扶著他,終於跨進門。

老翁把柴禾放在牆邊擺好,要他們坐在桌邊歇息。楊定伯正想打探村莊情況,便和福娃一起坐下,那老翁隨後進了內房。

楊定伯看著眼前的桌子,放著兩隻碗。筷子也在上面擺著,想必內房還住著其他人。

果然沒過一會,聽見內房一位老婦人的兩聲乾咳,接著是跟那個老翁嘀咕嘀咕幾句。

楊定伯想喝口水,一撇眼,發現碗裡似有燒好的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回到前世做大牛

孔琅轅傑

陪葬傻駙馬,竟是絕代軍神

萬馬白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