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章 洛陽王府,血蓑衣,七尺書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洛陽城,乃中原腹地,昔日大宋繁華之所在。

自“端平入洛”鎩羽之後,洛陽城便被牢牢地控制在蒙古手中。

從宋至金,再至蒙古,當權者的一變再變,曾令洛陽城陷入極大的混亂之中,最初幾年洛陽百姓惶惶不得安寧,洛陽百業俱衰,繁華凋零。

隨著歲月流逝,曾經的戰亂在斗轉星移間已過去二十個春秋。對尋常百姓而言,二十載掠過的不止是光陰,更是整整一代人。在這二十年中,洛陽城漸漸從戰亂的傷痛中喘息過來,雖不敢再提繁華如舊,但也算是一片太平樂土。

洛陽城今日的安定興盛,並不能歸功於蒙古朝廷的吏治,而應歸功於此地的第一大江湖勢力,賢王府。

從上而下、震白懾黑、崇文尚武、經商務農,賢王府當屬洛陽一帶的集大成者。

正因為賢王府的存在,當地官府才不敢為所欲為,綠林匪幫才不敢燒殺搶掠,各行各業皆遵守著由賢王府定下的種種規矩,彼此間才得以相安無事。

洛陽百姓非但財源滾滾,而且家家戶戶人丁興旺,人人都能睡個安穩覺。

因為賢王府通天徹地的手段,以及循規一切的魄力,故而沒人敢在此地放肆撒野,逐步成就今日的洛陽盛世。

洛天瑾的“北賢王”之名可謂當之無愧,他非但在武林中地位超然,更深得百姓擁戴。久而久之,他已成為洛陽城內真真正正的第一人。

在洛陽城,或許會有人不知道府衙的門朝哪開?但一定人人皆知賢王府所在何處。故而柳尋衣踏入洛陽地界後,稍稍打聽,便輕而易舉地找到坐落於城南的洛陽第一大府邸,賢王府。

洛陽曾是十三朝舊都,底蘊殷實,坐北朝南乃是上尊之位,但洛天瑾卻偏偏將賢王府建於城南,坐南朝北。

一者,是為了與城北的紫薇宮遙相呼應。二者,是一種自謙之舉,寓意賢王府的地位永遠不敢與昔日的皇宮媲美。

其實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洛天瑾此舉意在給蒙古朝廷一個交代,暗示賢王府只是江湖勢力,權勢永遠不會高於朝廷正統。

正因洛天瑾處處小心謹慎,才能安居洛陽二十載,而沒有招來蒙古大軍的討伐。

賢王府氣勢恢宏,廣亮大門外鋪設著十三級漢白玉階,玉階前是一片青磚鋪成的廣場,廣場中矗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三間四柱七樓’的琉璃牌樓。牌樓正中是一塊湛藍石匾,上雕四個龍飛鳳舞的燙金大字“紫氣東來”。

這四個字是‘武當掌門’清風道長親筆所書,二十年前贈於洛天瑾的新婚賀禮。

至於清風道長在二十年前,為何會題字送給一個晚輩?原因亦是人所共知,洛天瑾的夫人凌瀟瀟,乃是清風道長的獨生女兒。

洛天瑾得以在武林中平步青雲,並深受六大門派支援,除其自身手段過人外,更有凌瀟瀟的緣故。換言之,是武當掌門人鼎力扶持的緣故。

兩尊三丈有餘的龍虎石雕分別坐落於大門兩側,門樓正中懸掛著一塊巨匾,上題“賢王府”三個古樸大字。

十三級玉階上,每隔一級左右便各站著一名彪形大漢,踏階而數,左右各站七名守衛,在府門內外還分別站有四名護衛。僅僅是賢王府的大門,就有足足二十二人晝夜把守,此等架勢比之東西二府也不遑多讓,不可謂不霸氣。單憑這座氣勢磅礴的府邸,就足以令常人望而生畏。

柳尋衣來到賢王府前,頓時被驚的啞口無言。他本以為江南陸府的氣勢就已經夠駭人了,卻沒想到與賢王府一比,終究還是小巫見大巫。

正值晌午,陽光璀璨,令賢王府更顯幾分宏偉壯闊。

“賢弟!”

不等柳尋衣靠近,林方大激動的聲音陡然在府內響起。滿臉喜色的林方大在四名弟子的陪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天武聖

蛇吞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