糰子來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邊關小廚娘,糰子來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不少貨郎單著貨架從前面的大街上走過。
對面的酒樓門口,還有抱著琵琶的胡女在咿呀唱曲兒,引得不少男人駐足,幾個難得出來一趟的火頭軍也心癢難耐,跑到對面酒樓門口聽曲兒去了。
趙頭兒道:“你離開了軍營若是暫時沒個落腳處,我有個親戚倒是在這西州城內有一處鋪子,裡面連著個一進的院子。地段挺好,挨著都護府的。他做香粉生意,但在這關外,用得起脂粉的人家又有幾戶?”
“賠了不少錢,婆娘跟他賭氣,帶著兒子回了江南孃家。他打算把鋪子也轉賣了,拿著錢以後就在江南那邊安家了。”
姜言意本聽得有些心動,一聽說得連鋪子帶院子的買,頓時就慫了。
她擺擺手道:“趙頭兒,我哪有這麼多錢……”
他目前唯一的鉅款就是那一張一百兩的銀票,此外還有昨夜“軍師”打賞的二兩銀子,先前做豆腐腦得賞的一吊錢,加起來一共也就一百零三兩。
除去這些整的,自己身上只剩在私灶上賺的百來十個銅板。
趙頭兒說的那鋪子,地段好,又帶個一進的院子,怕是少說也得要三百兩才能買下來。
趙頭兒打斷她的話:“急什麼,我話還沒說完呢。他這鋪子一時半會兒也賣不出去,如今打算賃出去,一個月給八百錢就成,你若有意把鋪子賃下來,我一會兒帶你過去瞧瞧,跟他說道說道,少你一百錢也不是難事。”
這番話下來,姜言意是徹底心動了。
在火頭營的時候,她晚間在私灶那一會兒功夫,就能賺個三十四文,到了外面自己開店,只會賺得更多。
而且自己本錢充足,不用擔心入不敷出,開店前一個月虧本賣都成,先把名氣打出去後面再考慮賺錢的事。
如果西州這地卻是太貧,食店生意做不走,她後面不再賃那鋪子,換個繁華熱鬧的州府重頭再來也不妨事。
姜言意當即道:“那便勞煩趙頭兒您帶我去看看。”
趙頭兒負責採買這一塊幾十年了,什麼時節買什麼菜,都有固定的菜農長期合作,他只需捎個話,再留幾個信得過的火頭軍看著點,自己忙完事情回來檢查無誤,拉回軍營就行。
一行人到了城東買菜的地方,趙頭兒跟幾個菜農交涉完,又交代了幾個火頭軍幾句,便帶著姜言意去看鋪子。
從城東到都護府大街頗有一段距離,趙頭兒攔了一輛騾車,將二人載過去。
路上姜言意發現竟有不少食店,這對姜言意來說是好事。
有這麼多人開店賣吃的,就說明有市場,若是壓根沒人下館子,自然也就沒人開店了。
不過這西州城的繁華還是有點超出了姜言意的想象,她問:“趙頭兒,西州瞧著也不富庶,怎開了這麼多飯館?”
趙頭兒道:“家中有女人的肯定就是在家吃了,但這邊陲之地,母耗子都瞧不見幾個,大多數都是沒成家的,手上有幾個錢要麼拿去下館子,要麼就被勾欄院裡那些女人給哄了去。”
“而且西州外除了突厥,還有蒙山、大月等小國,時常有商隊從關外回來,跑商的人還能自個兒生火做飯不成?”
聽完趙頭兒的解釋,姜言意算是對西州下館子的消費群體有了個大概的瞭解。
商隊基本上會選擇棧,吃住包攬,省得麻煩。
自己開個小館子,商隊的生意是做不了的,主攻物件還是西州本土人。
騾車行了約莫半刻鐘,就到了都護府大街。
姜言意瞧著這條大街兩邊的房子比別的地方都要氣派許多,白牆灰瓦,臨街的酒樓茶舍也十分高階大氣,這條街裁衣的鋪子和賣金銀首飾的鋪子居多。
姜言意問:“這附近住的約莫都是些達官顯貴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