糰子來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邊關小廚娘,糰子來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他們運送第一批官瓷出關時,姜言意還特地抱了一盆辣椒去給他們看,讓他們看到若關外有這樣的植株,多帶些種子回來。
現在姜言意身邊有霍蒹葭在,楊岫和邴紹也放心許多,姜言意再安排楊岫跟著商隊出關,他也就沒推辭。
姜言意交代楊岫:“出關了切忌萬事小心,財不可外露,到了地方也儘量莫同當地人起糾紛。”
泡麵和肉乾在這時候成了趕路必備食物。
單吃乾糧,這一去數月,怕是得把嘴都給吃歪。但前往的異幫同大宣朝有飲食差異,不少大宣人都吃不慣那邊的食物,寧願啃自己帶的乾糧。
楊岫一一應是,又道:“東家放心,邴紹把先前出關賣瓷器的那支商隊的嚮導給挖了過來,咱們此番出關,比起別的商隊,更知道行情些,知道哪些部落小國開什麼樣的價,保管是高價賣了第一個回關內的。”
邴紹一貫是個話少只埋頭做事的,楊岫不說,姜言意都不知他暗戳戳把人家商隊的嚮導給弄過來了。
她笑道:“這個月給邴紹漲月錢。”
邴紹忙道:“都是東家有先見之明,那支商隊囤積了大量瓷器,現在瓷窯由官府監管,改了徽印,出關的瓷器得有通關文書,那支商隊辦了文書,手上的瓷器卻又和文書上要出關的瓷器不同,貨物運不出去,賣不掉就只能賠在手裡,底下的人跑了大半,我才把他們的嚮導挖過來了。”
姜言意說:“是你的功勞就別推脫,哪有人跟錢過意不去的。”
邴紹摸摸後腦勺,憨笑著沒說話。
商隊運送瓷器出關後,姜言意算是解決了一樁心事。
只不過辣椒地還沒著落,姜言意自己去郊外看過幾回,都沒找到適宜種植辣椒的地。
適逢陳娘子進城趕集,給姜言意送了滿滿一筐冬筍過來,聽聞姜言意想在鄉下買地,問清需求後,回頭就給姜言意擇了幾塊沃地。
姜言意親自去看,發現土壤當真是難得肥沃。
她買下地,以後正缺人手幫忙打理辣椒,而陳娘子夫婦為了方便照顧家中二老,只有陳大郎一人下地耕種,陳娘子在家中一邊織布做衣裳補貼家用,一邊服侍老人,但每逢看病抓藥,還是拮据得緊。
姜言意便請陳娘子夫婦以後幫她管理辣椒地,她支付酬金。
她付的酬金自是遠高於市價,一是還陳娘子的人情,二是辣椒本就金貴,僱傭陌生農戶姜言意也不放心,她還是比較信得過陳娘子夫婦的人品。
***
盤算了一個新年的事都一件件有了眉目,如意樓和麵坊的生意依舊火熱,商會的富商們一個個旁敲側擊開始試探姜言意有沒有拉人入股的打算。
姜言意自是希望把生意越做越大的,只不過人多了,管理和制度也得跟上,不然她賣的火鍋,在西州城是火鍋,賣到別的西方還不知成了什麼樣,生意要想做大,肯定得做出口碑來。
加盟的事情沒談妥,姜言意跟個陀螺似的忙了這麼久,也想先歇幾天,便晾著一直試圖跟她討價還價的的富商們了。
大抵是這些天太累,過年期間又頓頓大魚大肉的吃,姜言意現在看到肉食就膩味,吃什麼都沒胃口。
郭大嬸看著姜言意喝了幾口就放到一旁小几上的蓮子羹,又見她精神不太好,不免心疼她:“東家,生意上的事您不必太過勞神,當心自個兒身子才是要緊的。”
姜言意癱在鋪了羊毛毯的搖椅上,肩頭趴著一隻日漸圓潤的胖橘,有氣無力道:“嬸子,我想吃臭豆腐。”
姜言意也不知自己是怎麼了,突然就懷念起以前家門口那條小吃街來,她家旁邊就是一所中學,擺攤賣零食的小販就沒缺席過。
春有阿婆用艾草汁拌著糯米粉做出清香軟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