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翌杯爵九五之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僅是歸宿人,見英雄略風骨,孔翌杯爵九五之數,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淙淙”一聲細膩如流水的箜篌之聲,傳至一間雅舍的門扉裡,這裡就是以儒雅器量見長而著稱的雙雨雲夢軒,原本這是一處煮茶閒賦,文人墨客的地方,但此間的主人卻將它集萃了魏晉風度以來的遺表,如果說江南還存有這種精粹的風氣,必定選這裡無疑,
雲夢舊蘊,渴澤而竭,自前梁蕭繹的江陵朝廷被滅亡後,南方的文化幾乎被銷燬殆盡,這算是自秦時焚書坑儒後,最為嚴重的一次損失。梁元帝的文采自不必說,但當他藏書的閣樓被西魏付之一炬時,這並代表著幾千年的文化集萃,換成了一堆飛灰,這才有了雙雨雲夢軒的應運而生。
韓非曾說“儒以文亂法…”這並是文人的筆鋒犀利,主導了思潮,如今隨著這股俗化的風氣,早也不復當初清玄放達的盛況,苟延殘喘的,無魂無神,漸漸被一種雜糅了各家思想的新鮮學派所衝擊,迎來了末世的喪鐘,隨著南朝最後一點經綸的消弭,禁錮著士族,服食著五石散,與捫蚤談天下的不羈尚情,僅只剩下墮落的腐化,不知鋤頭時,何以種麥粟,不分十二節,何談論經國。守著最後一點文學素養的雙雨雲夢軒,也只有這點可還寄託著形貌,但這也是維繫著巍巍的皇權所誕生來的學術之別,不同於玄心清談的超然物外,這是幾千年來,儒學的君威守舊,能一直吸收外來的思潮,再逐漸轉變為適合自己的一套學術體系,如今南方就是這樣,雜和了佛道儒及後世玄學,開創了魏晉風度的璀璨,但卻隨著歲月的流逝,它們漸漸的被北方所傳承來的盛隋驟變而取代,那份深遠而明快的集聚,開闢了屬於新時代的範疇,這源於洞藏佛窟而被調和的儒道思想,樸實如木,隨著南朝談玄論道的文學思想沒落。儒學被提倡,而且將之提升到治國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勵勸學行禮。佛教禪宗,道教重玄學,儒家重立經學以及心性學雛形。無論後來的學術如何衍變,依然是魏晉玄學討論的延續。漢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禮樂春秋,大夢如海,因此繁衍昌盛;這樣並使分歧為南北兩域的道家主張與此背道而馳,直至五胡亂華,漢統漸失,導致人心向背,開始避世空談,此時佛教超脫世俗的空破論就應運而生,兩者皆空,趁勢而入,影響了本就水深火熱,無法擺脫殘酷的世道,而尋求寄託的精神文明,但這是一種虛無縹緲,無法捕捉摸到的;能破卻不疏導,這並使得南方的道家重玄學便興起,所以才有捫蚤以談天下的奇異怪誕,重新延續了春秋時期,百家爭鳴的盛況。經過這麼多的思想辨論,各家都有增益。但隨著南北差異,分而一統的到來,君王需要長治久安,因此儒家代表的禮樂文明又被浮現出水面來。
這時那隱隱從雅舍傳出來的箜篌聲音,渲染了此刻的思緒,萬千的感慨把這天籟之音好像是從透明的水上發出的,連水面也在微微的震動,清越空靈,鮮明而強烈,泠泠似雪山清泉之聲,清亮、浮泛、飄忽,百聽不厭。如似述說這種衝擊著暫定為批判的學術,南方是靠著漢統的流傳,才延續至今,然而文人的拙劣,讓它支離破碎,損傷殆盡,很快這份文學復興的思潮被蹉跎。擔負著振興這滿布荊棘,鋪陳新貌的雙雨雲夢軒之主,執掌著南朝最為頭腦的支配,但是腐朽的支柱,早也被蛆蟲蛀空,如何才能重現魏晉時期的璀璨爭鳴,原來彈奏這箜篌的人,並是這裡的主人,據傳府的老皇爺,當世稱為據傳王皇據。自他組建“雙雨雲夢軒”,並引進了潮流的趨勢,囊括了陳朝所有的豪儒大家,集案流觴,經綸國事,彷彿當年經史子國,建安風骨的談亭裡會,滕王閣上唱伊州,怕也不過如此。這就是據傳府能在強權環伺的當口,脫穎而出,最後取代名動宅的聲望,維繫皇家的一面較為鮮明的旗幟。
“澈水清晰濯漣染,一器俱動震八方,呵呵…”這位據老皇爺鬢也發白,滄桑如海的痕跡,睿智了他的雙眼,若不是歷盡宦海沉浮,也不會有如此安然具坐,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