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6章 班荊道故19,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方陳,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籌。”
蕭正陽搖頭不解,公冶世英自己也是一知半解,不知該如何解釋。一直默默聆聽的慧痴開口道:“若把陽明先生比作孔聖人,那徐先生就是李詩仙了,公冶師兄小僧說得對嗎?”公冶世英撫掌讚道:“好、好、好!這個比方打得好!你說得非常對!”
慧痴得人誇讚,不好意思地撓首憨笑。這時小光頭上忽有巴掌落下,自然是東方燕,笑罵道:“看不出來你這傻和尚也有不傻的時候!”
話題進到了一個比較深奧的範疇,譚綸能文能武一點即明,但其餘人均是各中外行,氣氛遠沒先前活躍。公冶世英當即轉移話題,道:“說了‘南文’,接下來就該說‘北風’了,小白你可聽過‘巍巍天山,睥睨一世’這句話?”
“聽過。”蕭正陽點頭道,“無雙狂刀開天門,唯有天山能爭鋒。這位天山前輩以山為名,武功奇高,性格古怪,不知為何自禁於深山,數十年來未曾出山一步。‘北風’莫不是與這位老前輩有關?”
“正是天山唯一傳人,本名酆於,頗有俠名。我未曾見過其人,據說生得很是威武,猶如燕趙慷慨悲歌之士。最關鍵的是尚不足三十年歲,武功竟直追乃師,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公冶世英抬眼遠視,面露神往,“他日若能與這等奇人相識相交,也不枉小爺我來人世走上這一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蕭正陽心旌激盪,深以為然,不由自主地重重點頭。
夜深人靜,寒風呼呼,黑影綽綽,一行人圍著篝火入睡。
蕭正陽小心翼翼地添著乾柴,聽到有東西落地之聲,側目望去是梁筠竹手中編制的東西掉在了地上,撿起一看好似是頂斗笠,會心一笑,攏了攏蓋在梁筠竹身上的皮襖。又見公冶世英正衝他使眼色,會意點頭,放下斗笠躡手躡腳地跟了上去。
沐炑微微睜眼,望著這對少年人的背影,輕輕一嘆。
二人並肩緩步許久,沉默無言。
公冶世英一改往日的嬉笑散漫,神情頗為嚴肅,勁急寒風忽如其來,吹得他身子發顫。蕭正陽趕忙脫下皮襖,披上其肩,他也不客氣,順手緊了緊。
蕭正陽道:“今年二月,恆叔走了。”平淡語調下,是陣陣刺痛。
公冶世英無言。
“臨終前恆叔把他的畢生功力都傳給了我。”
公冶世英依舊沉默。
“恆叔還把……”
“我相信恆叔!”公冶世英突然打斷了蕭正陽的話,“事情的經過我都知道,去年我還碰到了當年傳話的那位少年大夫,如今已是名聲在外的名醫了。”頓了頓,又道:“今後你有何打算?”
蕭正陽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道:“血海深仇,萬不可忘;復仇雪恨,此生意義!”
公冶世英雙眸一亮,隱現波瀾,很快又復歸晦暗,側身嘆息,盡顯無奈。
蕭正陽輕拍其肩,道:“恆叔不僅傳了我畢生功力和血舞刀,還有一本‘無為真經’。”
“無為真經?就是那個……呃……什麼的真經?”公冶世英震驚到說不清想說的話。
“對,就是無爭道人巧奪天工創出的‘無為真經’。”蕭正陽詳述了得經過程及薛恆臨終叮囑。
公冶世英又驚又喜又激動,顫顫巍巍地接過記載真經的羊皮,心底深處有一道歇斯底里的吶喊聲:“奶奶的!小爺終於可以習武啦!”蕭正陽面帶鄭重,道:“真經博大精深,奇妙無比,修習其內所載功法不亞於登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對它趨之若鶩、垂涎三尺。未免無謂禍端,你先將它背下記熟,然後直接燒燬。”
“這個道理我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嘛……燒燬?那你呢?”
“我就不用了,做人還是要知足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