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8章 臘月廿三47,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方陳,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牆邊沿、城樓簷口、山樹枝頭……所有高出地面同時沒有被風雪壓垮的物事上的積雪零星掉落,漸次增多。可預見的是,用不了多久,斜屋頂上的積雪會大片大片地滑落。
蕭正陽心頭一緊,來得比他預計的要快。
急急回頭南望,視線的盡頭黑影白雪、起伏不定,依然平靜。
平靜只是表象,背後隱藏著大恐怖。
下意識地用力握了握手中的刀,但刀還是隨時都可能會脫手,他實在是沒什麼力氣了。
……
星垂平野闊。
京西約三十里處,即京城與潭柘寺中間地帶,有一片小平原,是由永定河沖積形成的,其間良田遍佈、殘丘散佈、農舍四布。
此時此地,正在上演著一場規模宏大、戰況激烈、場面慘烈的惡戰,參戰雙方分別是神識全失、滅絕人性、毫無章法、一往無前的五萬血毒人和裝備精良、配合默契、進退有據、戰力不俗的八萬官軍。
佛門大會,規模空前,轟動天下,明面上是佛門盛會,暗地裡則牽動著多方神經。
早在佛會開始之前,毛伯溫得朱厚熜授意,密切關注著潭柘山一帶,暗中調兵遣將圍繞著潭柘山展開部署,秘密指派人手收羅各色情報,工作量龐大,甚至連一草一木都不願漏過。凡有分毫可疑,定要深挖,擴大成果,或是無聲無息將其消除,或是本著放長線釣大魚的意圖暫時放任;即便沒有可疑,也要試著找出關聯,再三深究確定無關方才作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無為教眾的意外出現,立時激起千層浪,引發了第一波大動亂,並持續發酵,愈演愈烈。
毛伯溫料到會有意外發生,若無意外,何來動亂?若無動亂,背後之人如何借佛會之風?只是沒想到這個“意外”會是無為教,事後細細一想,覺得無為教確實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有足夠的能耐,跟韃靼六部走得又近,最關鍵的世上還有誰比無為教更能激起中原武林仇恨的怒火?
期間,有人周旋其中,試圖調解多方糾紛,可惜效果不佳。
毛伯溫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未曾做出任何干預或相助,依舊有條不紊地安排著他的工作。
因為他知道,佛門大會的結局只會是一場天翻地覆的大亂,而各方江湖勢力所引發的動亂,都是在為佛門大會最後的大亂做鋪墊。
平息紛爭最直接的方法便是中止佛會,但佛會是不可能中止的。有些話他不能明說,自確定要舉辦佛門大會起,便已不存在絕對的算計與被算計,只能用最終的結果來論成王敗寇;開弓沒有回頭箭,自佛門大會正式開始後,成了形勢推動人,參和其中的各方勢力,都沒有回頭路可走,只能堅定心意往前走。
毛伯溫知道佛會最終會演變成一場天翻地覆的大亂,但不知道這場大亂具體會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呈現。所以,他能做的就只有是依著原計劃按部就班的小心提防、全面探查,儘可能把準備做得更充分。然後,隨機應變。
知己而不知敵,他從來都沒這麼忐忑過,隻身赴“白蓮血會”時沒有,平定安南內亂時也沒有。他不是沒想過,是不是把對手太過神化了,輕視對手等同自掘墳墓,而神化對手同樣是大忌。
圍繞著佛門大會而生的江湖紛爭持續了近半個月,算是發酵透了,達到了一種混亂的平衡。
進一步證實了毛伯溫先前的預判——紛爭是無法直接發展成大亂的,中間必然還有一個極重要的環節。
世上從來都不缺聰明人,部分聰明的人們透過有限的線索,窺測出事有大蹊蹺,紛紛著眼於不日即將抵達潭柘寺的峨眉、青城二派,抱著各種各樣的心態、揣著各種各樣的心思,等待著可預見的紛爭升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