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蒼黃翻覆9,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方陳,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強敵近在咫尺,註定更大更慘的新戰事一觸即發。
曾銑昂首挺背,神情肅穆,呼吸粗緩,雙拳緊握,掌心一片汗津津。
高忠額角掛著一粒碩大的汗珠,四肢發涼,背脊生寒,喉頭幹緊,輕且長地吸了口氣,再緩緩吐出,如此反覆,掩飾著心中的驚懼與慌亂。
毛伯溫面上的驚色一閃即逝,事到臨頭,他反而不像先前那般愁悶糾結。心習慣性地靜了,於是思緒寧了,眼神穩了,表情定了,從容負手,淡定北眺。兩地相距足有十數里之遙,又有山樹等物遮擋,不見韃靼一兵一卒,但他知道,韃靼的大堆兵馬就在那裡。
曾、高二人感覺到了某種變化,不由地將目光從北方轉到了近旁。人還是那個人,花甲依舊,只是氣態略有變化,但給他們的感覺卻是煥然一新的,就像是換了個人,竟有眼前一亮、心頭一暢之妙感。
前者的某根心絃被撥動了,彷彿看到了一片比懸在頭頂的冬日還要明亮的光芒,深切地體會到了一種道理他都懂,卻從未真正觸及過,更未達到過的全新境界,他堅信,從中他必將大受裨益;後者的體會更貼近現實,就像寒冷時蓋了床暖和的被子,飢餓時吃了個熱乎的饅頭,溺水時抓了根寶貴的稻草,通體洋溢著舒泰的暖流,心神大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雪地行軍不易,經過半日艱難賓士,韃靼四萬騎兵終於抵達小平原戰場北側外圍。
恩和森第一件事便是登高觀戰,無關信任,聽來的再詳細,都比不上親眼所見。
憑藉斥候提供的情報,他胸中已然有了全盤打算,靜觀半晌,心思更定,用蒙語下令道:“傳我令!全軍原地休整,人不卸甲,馬不下鞍,軍不紮營,隨時待命;速闢一地,充作臨時議事之所;傳命斯欽巴日、馬拉沁夫、格根、噶爾迪、哈達、把都兒、那欽,速來見我;就地取材,於陣前築觀戰臺一座……”有條不紊、順暢如水地下達了一串命令,至於行軍打仗時的其它相應部署安排,相關人等自會按定例結合實地自行落實。
傳令官一一牢記,恭聲應下,快且準地再向手下傳令兵士轉達命令,各人領命後分頭散去。
恩和森又對隨身副將簡單吩咐道:“恭請鹿大人!”
“遵命!”副將熟稔應命。
韃靼軍陣靠近前沿處,以木棒為支撐,毛氈為格擋,圍出一個二十丈的大圈,百名披甲衛士手持兵械拱衛其外。
大圈正中生有一堆篝火,用平常都不捨得用的油脂助燃,火勢旺盛,無風自響。近旁冰雪遇熱而化,水火相交,嗞嗞作響,熱氣騰騰。八把杌子和一張木椅圍繞篝火堆擺放,另有侍從若干。
恩和森作為全軍統帥,並沒有坐在木椅上,而是靜坐於木椅左側的小杌子上,竟也坐出了大馬金刀的氣勢。他的身側,若干親衛將一張由皮革製成、丈許見方的地圖憑空鋪展開,其上所繪是以明朝北直隸為中心的地形圖,城、山、河、路、田、舍等等,清晰精準。
七名形貌各異的漢子攜著一身濃烈的殺伐之氣,一看便知是久經沙場的悍將,分別從軍陣的不同方向朝大圈匯攏,近者闊步踏行,遠者馭馬疾行。
其中五人是領兵主將,出征之初麾下各有近萬人馬。
另外二人所率部眾雖僅區區五百,但軍中聲望毫不亞於五位領兵主將。韃靼各部把軍中最勇猛的五位勇士合稱為“五大戰將”,個個有萬夫不當之勇,這二人便是“五大戰將”的其中兩位。
“拜見圖什墨爾大人!”
“不必多禮,請坐。”
雙方照面,骨幹將領與全軍統帥相互見禮,而後各自落座。
八把杌子八個人,顧盼自雄。
簡陋的杌子絲毫不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