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蒼黃翻覆6,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方陳,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忠這樣的人當然不會在挫折面前輕言放棄,下意識的第一反應就是迎難而上。

十三萬西路軍能順利而高效地移師小平原,高忠在其中起到僅次於毛伯溫的重要作用,將事態從瀕臨失控的邊緣拉了回來。

一個人獨自面對難題時,會黔驢技窮,無計可施,也會左右為難,舉棋不定;多個人共同面對難題時,會黔驢技窮,無計可施,也會齟齬不合,各執一詞。

心態再積極,意願再強烈,都無法避免這些情況的出現。

毛、高二人就回撥五萬人馬拱衛京城一事,產生了分歧。

明明毛伯溫的說辭,思路邏輯鬆散,漏洞百出,可他就是想不出有力的反駁,更想不到切實可行的舉措,感覺就像是雙眼被遮上了一層紗布,能看見,卻看不清。

一直以來,二人的相處都非常融洽,各自表現出的誠意均十分充足,儘管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但有時候適度的小算盤,反而更加真實,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減輕相互間的猜忌。所以哪怕毛伯溫的邏輯鬆散,漏洞百出,高忠仍願意往好的方面去想,權當是事情太棘手,毛伯溫無法想出萬全之策也在情理之中。至於看見卻看不清的問題,則歸結於自身對兵事不精,缺乏天生的敏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以經過一場並不縝密、和諧的談話,達成了共識,簽發了需要二人共同簽署才合法有效的調兵指令。

當高忠還沉浸在如何向毛伯溫施加壓力,讓毛伯溫使出十二分力時,不想僅僅過了幾個時辰,毛伯溫竟親手推翻了自己剛剛還在堅定堅持的主張。更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毛伯溫的新想法,是他的老主張。

一股陰謀的氣息撲面而來,瞬間擊潰了二人間穩定但不深厚的信任,佔據了他的全部意識。勾心鬥角是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年浸淫其中,箇中套路技巧了然於胸,是融入血液裡的東西。

毛伯溫存有大量隱瞞已是明擺著的事情,甚至可能挖下了一個大坑。

若換作他人,極可能會當場撕破臉,但高忠不是一般的他人,憑藉多年的爭鬥經驗和精心錘鍊的涵養功夫,惱火卻不失理智。面對毛伯溫棉花式地回應,他用怒氣掩飾冷靜,厲聲質問道:“經略大人!幾個時辰前,你還堅定不移地反對咱家提出的從東路調兵,那叫一個振振有詞吶,把咱家是批得一文不值!說什麼韃子在東路有後手;說什麼東路軍一撤,等同拱手送給了韃子一條坦途;還說什麼不管韃子有沒有攻城狠招,只要他們到不了城下,再狠的招都用不上!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理由!這才過去幾個時辰,想法就變了!經略大人,你是戲子麼?你是孩兒麼?說哭就哭!說笑就笑!說變就變!”

毛伯溫面色驟變,他是成名已久、能文善武的儒人祿仕,是當世最體面的一小撮人,被當面指責為“戲子”、“孩兒”,對他來說甚至比破口大罵髒話還要刺耳。

然而,面對不堪入耳的譏諷,他僅僅是變了變臉色,並無針鋒相對之意。

因為他知道高忠真正氣憤的原因是什麼。

抽調一部分兵力回防京師是他和高忠都認同的做法。

由西路調兵回防京師,是他先前所堅持的。

由東路調兵回防京師,是高忠先前所主張的。

他說服了高忠。

由東路調兵援助西路,是他現在的提議。

繞了一圈,多費了諸多手腳,卻近乎是高忠的老主張。

所以高忠十分合理的動氣了,不動氣才不合理,換誰都會動氣,高忠的氣動得還算客氣。

但是,這並不是高忠動氣的真正原因,他只是順勢動了回合理的氣。

喜歡皆付笑談中之逝水請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武:重生金書之攻略美人

黃金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