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北風蕭蕭22,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方陳,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霧靈山的山體內分佈著七個大小不一的空間,四通八達的地道將這七個空間連成了一個整體,供應著上千人生活起居。
楚歌建立奇三絕莊之初,未雨綢繆,在山莊內秘密修建了一條直通後山山腳的密道。之後歷代莊主相繼又在此基礎上做了擴建,這項工程在暗中斷斷續續進行了百餘年之久,到楚飛一代時已初具規模。林復建立西河莊後,又做了系統性的擴建,終成現在的地下世界。
奔赴黃崗梁之前,林復就預料到事後定然為朱厚熜所不容,於是從黃崗梁死裡逃生後便率莊人躲進了霧靈山內。
堅固的石室,簡陋的板床,痛苦的表情。
林復獨處石室,閉目盤坐於板床之上,眉頭跳動、麵皮通紅、汗水滾滾、備受煎熬。
在黃崗樑上,他不合時宜、不符年歲的陷入了迷茫中,而今時過半年,他依然沒能找到真正的答案。一面反覆的自我發問,自己明明是一個有明確追求的人,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為何突然之間會變成得茫然,一種同時夾雜著不甘和無慾的茫然;一面又非常堅定的認為在世為人應該有所為,不然與行屍走肉何異、活著還有何意。
權力、金錢、女人、報仇、武功、失敗、成功、大道……或風雅、或低俗、或高尚、或卑賤、或真實、或虛幻……他幾乎思考了所有世人追求的種種:權力——是好東西,很難得到,守護亦難,從來都未曾熱衷於此;金錢——與權力有很多共通點;女人——一個秋葉已經達到了他對女人的定義,但並不能完全支撐起他所理解的“有為”;報仇——滅莊之仇,不共戴天,自從黃崗樑上的那個瞬間開始他就再也生不出恨意,哪怕是一丁點也沒有,既無恨意,何來動力;武功——從記事起,他就一直在勤練武功,童年少年時練武是為了繼承家業、壯大莊門,青年時練武多了個報仇雪恨的目標,如今年近中年,在以前的目標都沒完成的前提下,卻沒目標了;失敗——唯一的失敗就是遲遲找不到想要的答案,可他還活著,活著就有希望,既有希望,就不算失敗;成功——既無失敗,就是成功,既未找到答案,就不算成功;大道——不屑,是他對此的態度……
他不想做行屍走肉,希望活得有意義,然後他想出了一個有著自欺欺人之嫌的辦法——用一個假答案代替真答案,以填補心中的空虛。
報仇,似乎是最合適的選擇。
按照他的理解,報仇需要具備這樣幾個條件:擁有足夠高的武功,近來夜夜潛心練功,卻隱隱有種不進反退的趨勢;擁有足夠大的權力,那樣才能召集更多的力量,跟強敵對抗;擁有足夠多的金錢,權力的擁有和穩固,往往離不開財富的支援。
……
門開一縫,恰到好處的風恰到好處地吹中九根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經歷短暫的忽明忽暗、搖擺不定後,很快就適應了這種客觀環境的變化,斜斜地停留在蠟燭的上端,好像一個落枕的人。
因為受熱不均,蠟燭上端出現了一個缺口,蠟油順著這個缺口不住下淌,大大減短了蠟燭的燃燒壽命。
此時的朱厚熜既未冥坐修玄,也未伏案批卷,手裡拿著一支竹籤,輕輕挑起淌下的蠟油,小心填補蠟燭上端的缺口。補完一根再補下一根,補到第九時第一根的缺口又出現了,然後重新回到第一根。就這樣不斷的重複著,似乎還有些自得其樂、樂此不彼,絲毫沒有關門的意思。
……
西苑太液池分中海、南海、北海三個部分,南、北兩個部分早已冰凍三尺,縱是車馬疾行其上亦是穩如石板大道。而中海依然水波盪漾,因為每隔半個時辰便會有數以百計的宮人或在岸上、或駕扁舟以竹竿、鐵鍬等物搗冰除凍,晝夜不分,目的是為了能夠讓朱厚熜泛舟湖上、納氣修玄。
黃錦心神不寧地站在陰影處,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