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章 臘月廿三26,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方陳,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家國存亡之際,以於忠肅公為首的主戰派當仁不讓地站了出來,勇挑大樑,用實際行動狠狠打臉一眾碌碌無為的昏官。於忠肅公臨危受命,力排眾議,痛斥怯戰派,高喊‘社稷為重,君為輕’,擁立郕王為新帝,調集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和南直隸沿海備倭軍,以及江北和北直隸各府的運糧軍馳援,並重新任用從土木堡逃回的殘兵敗將,這樣七拼八湊出了二十萬雜牌軍,以抗衡風頭正盛的瓦剌騎步混合的十三萬精銳之師!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各路兵將依託雄城高牆,進退有據,經過多番血戰,連戰連捷,何其暢快,殺得瓦剌大軍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從而化解一場潑天危機,令皇朝轉危為安!於忠肅公雖是一介文臣,卻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縱觀本朝文臣領兵,想來唯有‘聖賢’陽明先生能與之媲美,文可提筆安天下,武可上馬定乾坤,真真是文韜武略!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壯哉!”遙想于謙當年扭轉乾坤的驚世壯舉,公冶世英侃侃而談,說得興起忘卻了寒冷,忽略了震驚、恐懼、痛心、憤怒和自身迫在眉睫的危機,既有神往崇拜,亦有失落黯然。
“土木堡之變和京師保衛戰都是老黃曆了,距今都快一百年了吧,當年那些個風雲人物的墳頭草怕是都比咱們要高了,皇帝老爺都換了好幾個了,至於當官的更是不知道換了多少茬了!”東方燕全無聽人講故事的心思,換做別人早就不耐煩地打斷了,“世英哥哥你幹嘛在這個時候突然提起這檔子陳芝麻爛穀子的陳年往事?”
公冶世英道:“先以黃崗梁之役激化中原武林同無為教的似海深仇;再以深庭宮變中心開花,擾亂朝局,迫使皇帝亂中出錯,下達一系列自毀長城的政令,弄得人心惶惶;又以佛門大會為籍口、無為教為誘餌,吸引數以十萬計的各方人士齊聚潭柘山;然後用一種旁人不知道的法子將血毒融入雪中,荼毒生靈……”捏了捏眉心,嘆了口氣,接著說道:“小爺我大膽推測,接下來便是催動血毒人直搗京師!莫說是數以十萬計的各方武人,便是十萬只發了瘋的鵝一齊撲向京城,也夠皇帝頭痛的了!京師亂事一起,不論能造成何種程度的打擊,邊關守軍勢必會大受影響,人心浮動。近來頻頻襲擾邊關的韃子八成就是在等這個時機,趁勢亮出真章,抓住某個點,一擊即中,兵鋒直逼京師。如此一來,其結果最輕也是國本動搖。嘖嘖嘖嘖嘖,真是厲害啊!一環緊扣一環,而每一環都是牽涉廣泛、複雜繁瑣、震驚寰宇的大招,拋開冷血無情的惡毒心腸不說,光是這份算無遺策的智謀,古今罕見,便是史上那幾位屈指可數的頂有名的智者,也不外如是了吧。”捧著頭,按著太陽穴,稍作停頓,愁眉續道:“對此,也不知當今皇帝是否有所預見,又會如何應對?當年的禍亂尚有於忠肅公來力挽狂瀾,今次的禍亂又有誰人能做這挺身而出的救世主?”
留彥清稍作沉吟,並不完全認同公冶世英的這套說法,質疑道:“且不說這場紅雪是否真是人為,照你這麼說,墨煙海應該把這場紅雪直接施放在匯聚當朝所有要員的京城,或者是重兵屯守的邊關重鎮,何必捨近求遠,繞這麼大一個圈,還把無辜的天下佛門和萬千豪傑牽扯進來,徒添許多無謂的殺戮?還有,古往今來試圖顛覆朝廷者,其目的無非是想取而代之,可無論是先前的黃崗梁之役,還是眼下這場喪心病狂的紅雪,均是人神共憤的滔天罪孽,招來的只會是全天下人的仇視,人人得而誅之、爭相唾棄。說句大不敬的話,就算他墨煙海的陰謀得逞,推翻了當今的朝廷,又如何能夠李代桃僵?這麼簡單的道理,憑墨煙海的腦子沒理由想不到。”
公冶世英認真聆聽了留彥清的一番話,一時想不出反駁的話,緘口沉默,腦子裡沒來由地冒出一個自己都覺得離譜的設想,正欲開口,屋外傳來蕩人心魄的吼叫聲和雜亂無章的乒乓聲。四人不由一激靈,急忙起身,透過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