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4章 臘月廿三33,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方陳,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分豁達,並未作出明確的表態。說他是個粗人,一點也沒錯,不管面對什麼樣的人,是善是惡,是智是愚,是老是少,是男是女,任他人如何口蜜腹劍、面冷心熱、虛情假意、推心置腹、或真或假、奇計百出、陰謀陽謀,他自心正行直,只以一股無可匹敵的豪氣應對萬變,頗有一力降十會的味道。

方獻夫道:“聽完德球的五人一諾,老夫多有困惑,還請德球解惑。”連姊弟三人都意識到嚴世蕃絕非朋儕,遑論方獻夫。他此行東樓的用意,明眼人都清楚,一是擔心姊弟三人安危,二是試探,嚴氏父子的態度對解救聞人詮有著至關重要的干係。透過一番正面接觸,他獲得了很多資訊,但這些資訊的意圖都太直白、太簡單了,直白到自相矛盾、牽強附會,簡單到漏洞百出、不可思議。在這番正面接觸中,嚴世蕃表面上給人的感覺好像一個明明什麼都不懂的外行,卻硬要做熱心腸的濫好人,結果是越幫越忙,徒惹笑話。而事實上嚴世蕃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人,行事向來不按常理,即便碰上不在行或沒把握的事情,他也總能用自己的方式將這些不可暴露人前的罅隙短板近乎完美地隱藏起來。所以,方獻夫是真的有很多的吃不準和看不透,既有疑竇,便要詢問,儘管問了也很難得到真答案,但假答案未必就沒用,關鍵不在答案真假,而在問與答之間。回答問題是個技術活兒,提出問題同樣也是個技術活兒。既然對方給出的資訊直白且簡單,那他便也用同樣直白且簡單的方式發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嚴世蕃道:“解惑不敢,方尚書儘管問來就是,德球自當知無不言。”

“查人、找人皆非老夫所長,連坐擁堂堂龍華教的東樓都查不出、找不到的人,老夫又如何能夠?”方獻夫直視嚴世蕃,淡淡一笑,“說到查人、找人,當世最擅長的兩大行家當屬錦衣衛和東廠,德球又正好與陸指揮使、張督公都交好。”

夏言和嚴嵩是對頭,通常情況下,對頭雙方一方遇險,另一方能幫著排憂解難,只存在於這組對頭做的是君子之爭,不然另一方大體會是這樣三種反應:彈冠相慶,落井下石,冷眼旁觀。但夏言和嚴嵩這組對頭,絕對不是君子之爭,前者算不得真正的君子,後者更是十足的小人。那麼問題就來了,只是問題的重點在哪兒——是幫著查詢兇手這件事情?是背後的兇手?是受害的夏言?是幫忙的嚴氏父子?還是別的什麼?或是這些都是、都不是?

王亭相和嚴嵩雖無大的過節和矛盾,但也絕非一路人,嚴世蕃要找他,方獻夫首先想到的原因是與他都察院前左都御使的官職有關。王亭相和王守仁在思想主張上多有不同,為人卻十分正直,公私分明,官聲德行素來有口皆碑,從未惡意針對過任何一名王門士子,聞人詮作為他的直系下屬,對他也是敬重有加,二人於公於私往來密切。所以,聞人詮雖未曾向方獻夫明言是否有將長城貪汙告知王亭相,但方獻夫完全能確定王亭相知道這事,甚至很可能還掌握了某些重要的證據和更為詳細的情況。

嚴世蕃目光不閃不避,道:“實不相瞞,閻老早已下令將這兩件事情列為龍華教要務,動用了舉教之力;德球業已早早拜託了陸指揮使和張督公。奈何事情過去一月有餘,依舊毫無所獲。正好今日方尚書大駕光臨,德球便想著多一個人多一份力,況且方尚書遠不是尋常人可比,就算查人、找人非所長,但堂堂吏部尚書交際人脈之廣泛、見地博聞之高明,當今世上又有幾人能及得上?”他的意思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你說得我都想到了,也做了,可惜沒做成。

方獻夫道:“夏老失勢,罷官返鄉,難為德球竟還這般為夏老的安危上心。”

“不過是求一心安罷了。”嚴世蕃神情淡泊,口吻悵然,“夏老和家父乃是同鄉,早在少年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武:重生金書之攻略美人

黃金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