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1章,1627崛起南海,零點浪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儋州文教產業的興盛,一方面得益於本地在中原王朝統治時期就保持得很好的文化傳承,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海漢接管此地之後大力推動本地的文教產業發展,以張新為代表的地方官員將此作為儋州的招牌來打造,歷年來投入的資源甚多,才會有了今時今日的氣相。
其他國家如果想要效仿儋州的做法倒也不是不行,只是除了資金和政策要到位之外,還得考慮人的因素。培養專業的文教人才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別國又很難有海漢這樣的運作效率,想要實現儋州目前這種規模的文教產業,至少得十年之功才會達成。
但效仿儋州的真正難點還是這裡的文教產業並不是以研究經史子集,或者透過寫好八股文進入官場,來作為支撐產業發展的動力,目前儋州的絕大多數文教機構都帶有明顯的商業經營性質,盈利才是真正的發展動力,而這樣的模式在別國當然會被視為異端,很難得到官府的大力提倡。
當然海漢剛接手儋州的時候,地方上也有很多聲音反對將文教機構產業化,認為讀聖賢書的地方就應該拒絕銅臭味,不應把商業經營引入文教機構。不過持這種意見的人士在幾年後就基本上都閉上了嘴,因為本地在海漢統治時期發展得最好的文教機構,基本上都是那些主動依附於海漢,遵從官府安排的從業者。而固執己見者,因為缺乏收入,投入上自然更是比不了那些將此作為產業來經營的後來者,大多很快就被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淘汰了。
此時儋州地區還能做到不計較收入,不以商業經營為目的的文教機構,基本都是有來自官方或私人的資助,比如目前由嚴明君掌管的文聯便是如此,日常運營的資金大部分都是來自官府補助,少數是嚴明君自掏腰包。當然嚴明君也不會做賠本買賣,這個職位給他帶來的好處,可是要遠遠大過了付出。
對於儋州文教產業這些內幕,李溰當然很難在第一時間就理解其中奧妙,不過他從席間其他人的談論當中,多少也獲知了一點這方面的情況。海漢人將文教產業當作生意來做,這在李溰看來並不意外,畢竟這個國家就是以商立國,有此舉動也在情理之中。
而朝鮮國內目前是沒有什麼成規模的文教產業,不管是民間還是官方開辦的書院,最主要的目的都是為了給國家培養未來的官吏,這與海漢的文教機構是有所差異的。儋州這裡每年從各家書院畢業的學生,只有極少一部分會進入到官府中工作,大部分人則是去到各種生產單位成為產業工人。由於朝鮮並沒有建立起工業體系,所以類似這樣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在其國內基本是不存在的。
但這並不是李溰真正感興趣的部分,他還是更關心諸如詩社畫室這類的非盈利性質的文化機構,在他看來這些才是衡量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文化水平高低的指標。至於培訓產業工人和船員水手,李溰也承認有用,可這些人就算培訓得再多,也不能創作出傳世的作品,終究是算不得文人,充其量只能算是能夠識字斷句罷了。
這倒也不是李溰有意歧視海漢的職業培訓體系,只是在他的認知當中,讀書人不應該是像儋州這樣“量產化”,更何況這些人在畢業離開書院之後,他們的就業方向似乎往往也難以跟文化圈構建起直接聯絡。但對於這些能識字會算數的產業工人在國家發展中所起到的真正作用,李溰目前的認識還是太淺薄了,海漢所推行的工業化程序,就得依靠龐大的產業工人群體能實現,而這中間的利害關係,大概也只有對工業發展程序瞭然於心的海漢高層才清楚了。
宴席結束之後,自有田徵等人與地方官員協調,安排李溰一行的起居和接下來的行程。而白克思也終於有時間坐下來,向張新瞭解昌化襲擊案的偵破過程。
“本來是應該讓張千智來給你講解,但據說他那邊的後續調查進行得不是很順利,這小子兩天沒閤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