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2章,1627崛起南海,零點浪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先決條件?”朱子安愕然,旋即便反問道:“石兄所指,莫非是明廷的配合?”
石成武點點頭道:“歷年來走漕運送去北方的貨物,一多半都是公糧、貢品,目的地集中在京畿地區,至於貨主是誰就不用說了。如果能將這一部分的運輸需求都轉交給我們,由我們組織運力走海路直達順天府,漕運所要承擔的運輸任務就會減少很多了,我們改造漕運體系的過程也會更為容易。”
正如朱子安先前所說,內河漕運,特別是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水系,其實就是各個朝代為了維持在中原地區的統治而特意修建的交通工程,最主要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並非沿岸民眾,也不是從事漕運的漕工官吏,而是歷代的統治者。
海漢目前的統治區並不依賴漕運體系,真正的利益相關者其實是明廷,要想把原本由漕運承擔的運輸任務轉移到海上航路,勢必需要明廷的認可和配合。
朱子安道:“若是海漢能提供安全便利的海運渠道,想必明廷也不會拒絕吧?”
石成武笑道:“但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裡。我們已經多次與明廷就此進行過磋商,並且提出用海運取代部分漕運的建議,但一直沒有得到正面回應。我個人的看法,明廷應該是不太願意把相關的運輸任務交給我國來完成。”
寧子敬接著這話頭補充道:“漕府歷年來靠著欺上瞞下的手段貪了那麼多銀子和物資,我想應該也不太可能獨吞了這些好處,必然有相當一部分利益是要上貢給朝堂上某些官員的。我可以大膽猜測,那些不願接受改變的衙門,多半也都是舊漕運方式的既得利益者,而來自明廷的阻力,也主要是出自於這些地方。”
陶弘方也點頭評價道:“明廷六部,幾乎都與漕運事務有關聯,我想反對與我國合作的聲音,應該就是這些衙門發出的了。”
朱子安雖然是皇族子弟,但德王府又不在京城,他從小到大去京城的次數一隻手就能數得出來,所以對於朝政事務實在說不上熟悉,只能算是有常識的程度。不過在聽了幾人的評論後,他隱隱覺得對方所說也很有道理。
要是此事對大明有利,那為何大明要拒絕海漢提供的運輸條件呢?如果是因為對海漢缺乏信任,擔心海漢以物資供應來卡明廷的脖子,那海漢其實大可不必如此費事,只要在江浙地區控制糧食源頭,不給明廷募集糧食的機會,就足以達成目的了。
如此說來,明廷反對在漕運事務上與海漢通力合作,深層的原因恐怕真就是一部分為了保住私利所致。
明朝廢除了中書省這個處理政務的最高機構,將政務分配給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其中吏部管官吏任免,戶部管錢糧進出,刑部管違法稽查,工部管工程營建,兵部本來就是漕運的參與者之一,六部之中與漕運沒有明顯直接利益關聯的,大概也就只有禮部而已了。
漕運體系所存在的弊病,六部衙門會毫不知情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這些衙門或是利益關聯,或是被其他衙門掣肘,最終都選擇了閉眼縱容漕府的行為,顯然都應該對當下的局面負責。
話說回來,如果這些衙門都不願意配合,那海漢想要強行將漕運改為海運,的確會多費不少周折。朱子安也逐漸明白了,為何從李清揚到自己這幫朋友,都對插手漕運事務的想法敬而遠之。既然漕運體系的亂像對海漢的直接影響微乎其微,那海漢又何必冒著影響遷都計劃的風險,主動去做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想及此節,朱子安不禁有一絲沮喪,明明已經知道了此事的癥結在何處,也有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但偏偏就是無法實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體系繼續腐爛下去。
石成武看透他的想法,笑著勸道:“子安,一個王朝到了末期,往往是千瘡百孔,問題無數,漕運只是其中暴露出來的一處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