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鉗工果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剪輯,剝削好萊塢1980,莫斯科鉗工果沙,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
“老實說有點機械,我還不是很理解剪輯。”
“很簡單”,喬把杯子一放,拉起羅納德走到莫維奧拉(Moviola)剪輯機前,“你看這裡。”然後一把開啟了開關。
羅納德把腦袋湊上前,正好看到觀察視窗上的毛玻璃,映照出電影膠片的畫面,就像一個小電視。同步的聲音透過磁頭讀取,轉換成電訊號,在揚聲器裡還原為聲音。
“然後踩這裡”,喬指點羅納德去踩停止踏板。
啪的一聲,毛玻璃上的影像定格。
然後喬·丹特開啟了機器中間的一扇小窗戶,“這一格,剛好就是你在毛玻璃上看到的那一格。”
羅納德彎腰對比了一下兩個畫面,點頭表示理解。
然後你就用水筆做個記號,喬拉過鍘刀,示意給羅納德看,“只要按下去,膠片就被切斷了,連帶這邊的錄音磁帶,也被切斷在同一處。”
“這就是你音畫同步工作的意義,我們剪輯起來只需要看畫面,而不用去管聲音。或者反過來也一樣。”
羅納德頻頻點頭,左右看了看剪輯機,又試了兩次,依依不捨的下了機器。
這機器設計的挺巧妙的,人站在旁邊,眼睛正好對準毛玻璃,腳下就是起停兩個踏板,和汽車的油門和剎車差不多。
“剪斷的片子,再和要接上的地方用聯結器,你已經會用的”
“這兩頭的膠片編號都要記錄。”剪輯師拉里說道。
羅納德趕緊拿過工作記錄本,上前抄下了編號。
喝完紅茶,導演艾倫,和剪輯師拉里,加上喬·丹特,又開始剪輯工作。三人前前後後的不斷放片子,然後商議出一個剪輯點,剪斷了讓羅納德上前記錄。大家逐漸配合默契起來。
不過剪輯工作的效率並沒有增加多少。剪輯是典型的慢工出細活,每做一個決定,都要前前後後的反覆觀看,討論。
有時已經剪好的地方,後來發現不妥,又要把剪掉的片段拿出來接上,再重新剪輯。
每到這種時候,羅納德就上前,小心的揭開剪輯點上的透明膠帶,再查閱工作記錄,找到被剪掉的片段,再用透明膠帶,把膠片和錄音帶復原。
這樣反反覆覆,一天過去,艾倫也就剪了10幾個鏡頭。
羅納德算了算,一部90分鐘長度的劇情片,差不多要400個左右的鏡頭,那麼就要剪一個月,再加上混音,把整部電影剪輯完成,得三月以後了。
試映,回放,討論,剪輯,……
時間一天天過去,膠片也一天天的成型起來。每個剪輯點,導演都務求轉換的自然。
這天上午,快到午飯時間。剪輯組終於剪到了羅納德負責拍攝的鏡頭。艾倫導演特意讓羅納德上前,也學習一下怎麼找剪輯點。
“開始以後,就在你感覺需要切鏡頭的時候,踩下停止踏板。不要想其他的,就憑藉你的直覺。”喬·丹特又開始現場教學。
羅納德搓搓手,迫不及待的站到剪輯機前面。
看向觀察的毛玻璃,一個相對昏暗的畫面映入眼簾。
這個鏡頭是麗芙和凱特,兩位閨蜜被校長留校處罰。兩人在夕陽下互相安慰,慢慢走向夕陽。
羅納德還記得,這是自己拍的最後一個鏡頭。自己拍的時候很得意,在用光上下了心思。一開始用正光表現閨蜜兩人的友誼,之後又用逆光拍出了輪廓光。
輪廓光也叫耶穌光線,在人的頭髮周圍漫射出一圈金光,鏡頭非常富有詩意。
這算是自己拍過的鏡頭裡,最好的一個。
上去前後播放了幾次,羅納德完全陶醉在自己的鏡頭裡。等到感覺閨蜜兩人走了差不多時長的時候,踩下了停止踏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